LBSALE[100]LBSALE第八讲:幼儿的情感教育
琚贻桐
(根据讲座录音整理)
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关注孩子的智商情况,在九十年代,人们关注孩子的情商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就通过三个问题来谈一下"幼儿情感教育"。 第一方面: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当时,我们在幼儿园对小朋友进行家访,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对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叫小凡,小凡只有三岁,但她已经会照顾妈妈了,妈妈有冠心病,如果上厕所时间过长,她就会敲门问:"妈妈,需要我帮忙吗?"小凡要出去玩,她就把急救箱拿到妈妈身边说:"我这是急救箱,我出去玩一会儿就回来。"这个小姑娘只有三岁,就已经知道来照顾妈妈了。当时,我马上联想起另外一个孩子。 随着市里组织的一个活动,我参观了工读学校,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长得很很俏丽,在交谈中,我们知道她是由于偷窃才进工读学校的。这个女孩子才十几岁,她说: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很惯着她,想要什么,就得买什么。当时,她是在寄宿制幼儿园,妈妈每周末来幼儿园接小红,她都要求妈妈给她买一双红皮鞋,如果妈妈拒绝,她就大吵大闹不回家,妈妈只好满足她。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有时候妈妈是把穿过几次的鞋擦干净,冒充新的来骗她。虽然家长过了关,但是养成孩子想要什么就得得到什么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红想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当妈妈无法满足时,她便开始了偷盗,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同样是孩子,为什么那么不一样呢?就是她们所受的情感教育不同造成的。 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情绪发展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孩子未来成功20%取决于孩子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所以,孩子成功与否与情绪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说情商的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失败和成功,情感智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呢? 什么是情商呢?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良好的情感,应该包括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感,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人的喜爱,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敢、善良等。 过去,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大多数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学习开发智力,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成果。来自新西兰的一个研究表明:如今孩子的智商是提高了,高于前半个世纪20个百分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情感和社会技能却在急剧下降。在精神健康等方面,今天的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上一代。比如:美国近15年的统计,儿童和少年的忧郁症增加了近千倍,来自保护儿童基金会的一组统计数字呈现出:美国平均每天有3名25岁以下的青年死于爱滋病;平均每天有25人感染爱滋病;每天有6名儿童自杀;有342名18岁以下的少年犯暴利罪被捕;每天有1407个少年母亲生下婴儿;有2833名儿童退学;每天有6042个孩子犯非暴利罪被捕;有十三万五千儿童携枪上学。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不是孩子智商高了,孩子就必然有成功幸福的未来。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说明情商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是想让孩子将来考上大学,能有个学位,能有个好工作,可以过得更幸福。但如果不重视智商的培养是不能如愿以偿的。 有时,孩子在考试时,总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一正式考试就发挥不好,反而平时学习不好的孩子在考试时会发挥很好,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商在起作用,因为他们心理素质不一样、坚韧程度不一样、承受压力的程度不一样。前者被担心、恐惧、忧愁等围绕在心里,影响他的发挥。所以,这说明,智力还要靠非智力因素来调遣,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所以,人们常常说智商给人就业的机会,而情商决定人提升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智商的培养。美国的教育道德标准定出四条:提倡诚实、责任感、尊重他人、勤奋。他们认为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才华横溢,但不诚实、有丰富的知识,但不关心他人、有极丰富的创造思维,但没有责任心,那么美国也不会强大。这是美国的教育。 我们在坐的家长都是有责任心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更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情商,为他成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情商方面,怕自己的孩子没有成功的未来。 情商是靠后天培养的,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意味着无论你的孩子天赋如何,你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创造成功的人生。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的方法得法,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一定能取得好成效。 首先,坚信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人之初,是性本善的,因此,孩子有坏毛病,要看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并及时调整。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孩子。 其次,尊重孩子爱玩的特点,寓教于游戏中。喜欢玩耍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把教育融于游戏中,这样,孩子非常容易接受教育。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关注于孩子的兴趣,不要关注于孩子的弱点,要重新审视孩子的游戏,挖掘它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在做游戏过程中,自己制作玩具,比如玩打仗,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手枪,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特点,让他们制作适宜的玩具。或者家长可以帮孩子用小卡片做一些手榴蛋等物品,把它们藏在各个角落里,这些都对孩子的耐心和细心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亲子关系。成人往往居高临下,指责孩子,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的家长碰到事情不要急于指责孩子,要先想想有没有自己的错误,先做自我批评,使孩子感到尊重、感到平等,他也会学你的样子尊重别人。因此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学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不要把老师、家长的尊严放在前面,因为一到孩子给我们丢脸的时候,是我们最容易失态的时候。比如: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客,大人见面后就爱聊天,可是往往这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处境,这时他们觉得没有意思就闹着要回家,不太闹的孩子就会说:"走吧,走吧"。有些孩子实在无聊,他引不起你对他的关注,他的好行为你不去理睬,所以,他就故意做一些错事来引起你对他的关注。所以,我们的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下次再做客时,我们就要考虑 一下,给他们安排些什么活动?这样就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第五、发现孩子的优点,使美好的品质蓬勃发展。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些优点,坏的习惯和毛病就会受到排挤,在不觉察的情况下自然消失。我们要透过孩子的缺点,来看到他的优点。比如,有的孩子爱跑、爱闹,我们就要看到他身体强壮。有的孩子非常爱拿树上的那种"吊死鬼"的虫子来吓唬人,这个看起来是缺点,但是可以看出来,他胆子大,他比较勇敢,不怕虫子,我们就应该利用他这些优点、利用他这些特长,使他这些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 原来这个小朋友不太受大家的欢迎,但后来,就因为他不怕虫子,能够乐于助人,才得到了大家的爱。是这样的:当时班里有虫子,小朋友们都很害怕,老师就问:谁能把虫子拿出去呀?这个小朋友说:"我来"。他就把虫子拿出去了。这时,我让他好好洗洗手,因为平时,他总爱打人,我想趁这个机会,让大家多了解他一些。等他洗手回来,不用我开口,大家就说小庆真棒、真勇敢。通过这次以后,小庆经常带一些虫子,让小朋友们看。逐渐的他就和小朋友们融洽的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注意孩子的缺点。要关注他的优点,让他用他的特点为大家做好事,这样他就进步了。 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曾说:对于难教育的孩子,我们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并不是这些孩子无可救要,而是我们教育本身,沿着错误的途径在进行。这个错误是什么呢?我们老是从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改掉坏毛病,我们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老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是关注着他的缺点,一出现缺点就要批评他。那么站在孩子的角度,一次一次挨批评,他的内心会越痛苦,他就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就会破罐破摔。所以,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就教育我们: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发展孩子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幼儿时期的孩子,一切都处于蒙懂状态。要培养孩子,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培养孩子热爱和尊敬父母及周围亲近的人。当前,家长单向地给孩子爱,使孩子产生错觉,别人给他爱,是应该,并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因此,要让孩子了解;人们之间是因为相互有义务,相互喜爱,相互尊重和关心而连系在一起的。孩子的情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把自己的心灵献一点给别人。家长需要观察一下是什么给孩子带来快乐,如果仅仅是父母等亲人,或者年长的人给了他什么东西,如果享有父母创造的幸福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孩子可能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孩子应该为他的亲人做些什么。只有从小培养孩子会想到别人,他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所以要从小培养他的情商。 这里边分四大点。一、做高情商的父母。只有高情商的父母才可能培养商情商的孩子。做父母的要注意对得周围人和事的态度和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对周围的人和事,我们要做到要诚实和会尊重他人,要有责任感。在家庭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对对方的双亲要更关心和尊重。对孩子的态度有几种不正确的态度1、过于溺爱是家长与孩子关系上最可卑的。这种态度培养下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共同相处之中还有可以与不可以、应该这样的词。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所以他就变得任性和自私自利,在生活中碰到一点挫折都没有一点承担的能力,也不知道对双亲还有义务,不会用自己的劳动照顾双亲,所以是最可卑的。2、家长不懂尊重孩子。对待孩子象对待物品一样,给孩子很多限制。这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胆怯缺乏自信,使孩子生活在阴影之中。或者孩子变得逆反心理很强,对经常的责骂无所谓,没有上进心,缺乏竞争意识,变得冷酷。3、家长对孩子表达的就只管花钱的爱。这样的孩子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贫乏的,他的心灵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那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情感上无知的人,因为他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薰陶。4、家长对孩子忽冷忽热。这样孩子容易喜怒无常。也不懂得尊重别人。5、家长总喜欢横向比较孩子。就不想人与人各有长短,总用孩子的弱项和别人孩子的长项比较,结果让孩子失去了自尊和自信。要相信孩子是一个好孩子,他的缺点只是暂时的,应该找到他好的地方,给他以积极的暗示。6、高情商父母对孩子是要有积极约束的,要让孩子知道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是有可以与不可以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不应该做人的准则是什么呢?就是不应该妨碍别人、不应该损害别人或集体的利益、不应该破坏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有了这些准则就知道孩子不应该做什么。 二:要引导孩子感知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奉献。要引导孩子感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所不在,否则,他会视而不见。要多提出问题让孩子去关注,让他参与我们的日常家务,比如:让他参与我们买菜,知道菜买回后要洗干净,做熟了才可以吃;要让他知道夏天做饭是很热的,让他到厨房感知一下等,让他知道自己的长辈是怎么样关心自己的?自己的漂亮衣服是哪来的?在生病的时候和过生日的时候,亲人都是怎么做的等,都要让孩子去关注。让孩子感知的范围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身边的亲人扩展到社会上。通过感知,让他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恩情、通过感知让他体会人们对社会、对别人的责任、义务和奉献。要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包括父母、大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等,这样可以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我们的家长一般都只关心孩子的需要,是渴了、饿了、冷了等,没有让孩子知道身边的亲人也是有需要的。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家长也都有喜、怒、哀、乐,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一样,也需要营养,吃得好身体好。在生病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照顾。 四:让孩子学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是要在感知别人的爱和知道每个人都有需求的基础上,很自觉的愿意这样做的。这样就会使孩子有一颗敏感的、温存、善良的心,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学会尊重关心别人。让孩子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父母。首先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第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等亲人。第三让孩子在家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第四让孩子帮助关心更多的人--邻居、小朋友等。 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是爱、平等、尊重、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体会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 第六、做一个具有良好情绪的家长。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表率。另外,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确评价孩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细腻的情感是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是一种同情。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愿当个好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喜爱,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在发展的。那么我们对待孩子是和蔼、微笑、欣赏的,去倾听他的声音,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玩,沟通情感。在玩中我们不过多干涉孩子,要欣赏他的独立性。当然孩子有不足,对待不足不要生气。因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点和相信缺点是暂时的,是可以改正的。总是对他相信鼓励他就会越做越好。 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怀他人,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 培养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孩子能够感知别人的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会用那颗幼小而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从而使孩子有种责任感、义务感,懂得尊重关爱别人。 在孩子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其在将来的人际交往及各方面免受挫折。
东方之星幼教讲座(下)
周谟圣 2002-09-11 00:57
东方之星幼教讲座(下)
周谟圣 2002-09-11 00:57
[这个贴子最后由周谟圣在 2002/09/10 04:58pm 编辑]
第十讲: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
吴凤岗老师
中国儿童中心教授,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心理与教育研究,出版有《谈儿童心理的发展》、《怎样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从幼儿到小学生》、《儿童智慧教育》、《怎样做爸爸》等专著。
(根据1998.3.6讲座录音整理)
怎样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要回到学龄前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园长、老师都要回到学龄前。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办法工作。
当初,我在师范大学教儿童心理,那时,每年都有一个课题,就是要到幼儿园去学习。每次,我都会跟园长说:"您不要准备,我们去是要看孩子的,主要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去看老师的。"但是,园长还是要准备,这样,我们的见习肯定会是失败的。有一次,因为跟园长已经很熟了,就没有告诉他,而是趁着他们开运动会时,我带着学生们去的。我觉得那时才能看到孩子们的表现。
可是结果,还是失败的。当时,孩子们每人拿着一把小椅子,每个班坐两排。最前面有一个老师,最后排有一个老师。他们的比赛在中间进行。有些小朋友们比赛跑步,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时,老师说:"来,给他们加油。"就听小朋友们同时喊:"加油,加油。"老师一说停,大家就不再喊了。又过一会儿,老师说:"加油呀!",小朋友们又喊:"加油,加油。"完全一致。这样,一点小朋友们的特点都没有了,就像部队里似的,都是统一的、整齐的标准。但我们在讲课时讲过,五、六岁的小孩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反映是不一致的,非常激动的、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有的会跳起来,有的会大声喊。所以学生们都说:"老师讲的哪有呀,根本就没有。"
我们成人在扼杀孩子的特长。说得不好听一些,就象我们成人在单位里面,领导总是压制我们,我们不能忍受,是一个意思。但是在生活里面,用成人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原因是作为家长来讲已经不小了,不可能再象孩子那样去想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他放大了。这种情况不光是幼儿园孩子家长,包括小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如此,都会有这种毛病,这种毛病也许在成年以后才会克服。所以,我们家长要回到童年来看问题。
孩子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与我们成人应该有个比较。如我们成人在思考问题时共有三种思维方式。最常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其意思是使用概念作为一个基础细胞,我们脑子里有许多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组成起来,组成一种判断来判断事情,最后进行推理,得出一个结论。但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有。从我们成长的过程来看,小的时候没有。但小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方式,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的头脑里有除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以外,还有两种。一种叫具体形象思维--使用一种形象的东西去联想、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当中学生在做几何题时,需要推理,需要判断,还需要做图,如果没有图的支持和配合脑子可能凭空想不出来。这种图形的方式是在支持的配合下逻辑地思考问题。当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时就可以用到。另外一种叫感知动作思维,或者叫直接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不能利用一种事物的形象,要靠动作,要靠实际的东西帮助自己思考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初级的思维就叫动作思维或者是感知动作的思维。面对学龄前的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前两种,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当我们面对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过多的概念思维,而要用动作的、实物的、形象的情景。
我们从面对自己的小孩说起。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几种思维方式都没有,最主要的要凭借什么来认识社会呢?要凭借感觉器官--眼、耳、口、手、鼻。靠眼睛看、耳朵听、嘴来尝、手来摸、鼻子闻。所以我们说出生以后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五官来认识周围的这个世界,建立一些印象。他不是靠概念,而是凭借直觉的印象,我们把这种叫做直观的感觉。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的感觉,就是把几种感觉放到一起了。从模糊的、分别地对事物特性的感觉,转化成综合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综合的知觉,凭借这种综合知觉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但这样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直觉的认识,他一离开这种东西就不行。他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最直接的,任何间接的判断都不可能作。于是,从一周岁开始,就在这复杂的、综合的、知觉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我们把这称之为感知动作思维。
这些概念是我们心理学上专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食物的动作。
这样,就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带来一个任务。假如你想发展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让他更多的认识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客观事物的关系,变得聪明起来,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给他提供各种可以摆弄的事物(安全的、卫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认识的都可以。第二:必须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摆弄、操纵这些事物。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最有力的过程。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孩子花120元钱买了一个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同样花120元钱,给孩子买6个不同的娃娃,六个皮肤不同,样貌不同的娃娃,同样可以抱着玩。但是哪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呢?还是后一种,花了同样的钱,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刚才讲的那种,给了他更多的认识不同事物的机会、摆弄操作的机会。如果他只有一个娃娃,那么他只有摆弄这一个娃娃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给他很多的机会。
现在,无论是商场还是幼儿园,象过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见了,而是一些现代化的玩具,这样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是非常不利的。当他们上课时,幼儿园老师把电动玩具拿出来,安上电池就可以动起来了。孩子们一看很高兴,就想去拿,但是老师说,这个玩具只能看,不能动。(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拿起来,很可能会给摔坏了)但是动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他们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积木,他就会去摆弄;如果不是电动的,不是价钱昂贵的,老师就会给他玩。所以,我觉得不是反对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是觉得不应该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动手的玩具。商业有商业的观点,教育有教育的观点。所以,做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以教育为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在买玩具时多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
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里没有用的东西,只要是干净的、没用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玩。有几种东西:一种水,叫戏水、一种叫沙子,叫沙土游戏、还有一种纸,撕纸,这些都是传统的,经过多少年证明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手段之一。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因为可能觉得有些脏,但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玩起来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来很舒服;水,孩子们都愿意踩到里面,有种凉丝丝的、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们只不过等他们玩后,帮他们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陆续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取了个名字叫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有点型特征的。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思维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能力。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小孩子到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们心理学上讲,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实实在在东西的表象,全部留在脑子里面了;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样呢,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两个孩子具有同样多的表象,但是一个孩子的联想更多,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而一个孩子的联想越少,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少。从表象的多少来说,孩子们脑子里的实物表象、情景表象越多的孩子进行各种表象联想的机会就越多,这种机会越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反映出来的就是越聪明。当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其实这种道理跟我们成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对小孩子忽略了。其实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使得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多一些,就是使用这种办法。只不过我们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概念推理。
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孩子就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要启发他,就要给他提供一些表象的东西。在生活的一个任何环节上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让他去建立表象的能力。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处于这两个不同思维阶段孩子在解决问题上的不同。因为他水平不同,他解决问题也就不同。比如:我们在窗台上放上一个玩具,对小孩子说:你拿着玩具去玩吧,给你了。其中一个小孩子就跑过去了,一伸手,结果拿不到,因为这个窗台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对妈妈说:"老师,我拿不到。"老师就拿了把小椅子,放在窗台旁边,这个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着它可以拿到。这就是一种情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一个小朋友,也跑过去,一伸手,同样拿不到,他也没问,就四处找,最后找到一把小椅子登着就拿到了。这就是说他的脑子里有小椅子的表象,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这个表象。在他过去的生活中肯定有这种经历,他脑子里留下了这种印象,所以,这种表象的联想就支持他自己采取行动,不用别人帮,而第一个孩子就没有这个表象,只有当东西放在跟前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做;还有一个孩子,当他看到玩具放到窗台的时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这第三个孩子的水平是最高的。为什么说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象联想过程包括对空间距离的估计和深度的估计。
我们说情景表象和实物表象在人的头脑里是最基本的表象。小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要依靠实物,实物所带来的表象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实我们脑子里的表象不只这两种,还有其它的。就象第三个孩子,他的脑子里不仅对情景和实物有表象的能力以及联想的能力,还有空间距离的表象,所以,他的水平就高多了。而这种空间知觉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生下来的小孩子是没有的,是逐渐理解的;二三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四五岁的孩子;而四五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小学生和中学生,这是经验的过程。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讲,第一个要素:为了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首先在认识过程本身,怎么去思考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归纳一下就是从感官的认识到感知动作的思维,靠摆弄物体逐渐认识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到形象去认识。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们说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认识不仅仅靠思维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这种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里完成的。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别人?这个过程对于他完善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关系是很大的。我们人类的生活圈子大体可以分三个档次,生活圈是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个体生活圈,小孩个体的、大一些叫群体生活圈,最后是到集体的。从个体到群体到集体,生活圈是逐渐扩大并逐渐提升的。孩子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也是随着生活圈的扩大,交往的层次也在提升、也在变化。
最初是个体之间亲子的交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一些是个体的玩伴交往--孩子与小孩之间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间群体的交往一直到集体的交往。学龄前的孩子就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提升的。
亲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后,首先认识他的父母和经常照顾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最初对世界的评价,他是怎么感觉这个世界的。虽然他说不出来,但他有感觉、有感受。如果他生出后,肚子饿了,就有人来喂他奶,醒的时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么他会感觉很舒服,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好,有一种很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就是未来的一种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们大人都有情感,那么刚生下来的孩子不能说他有稳定的情感,只能说他有稳定的情绪。从什么时候这种情绪逐渐变成稳定的情感的色彩呢?这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文章、一本书说情感的过渡是从三岁开始,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刚生的小孩很难说他有任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绪。但情绪的好坏对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作用的,对未来世界的认识也是有作用的。因此这段亲子关系之间,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种非常深的、非常良好的体验。决不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因为抚养的主体还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帮你照料一下,不能抚养、照顾、教育孩子的主体变成了保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亲子之间的感情是通过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亲或是母亲单方抚养,那么当他们再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会和抚养他的人很亲近,而与另一方家长就很疏远。所以,亲子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的交往,跟他一定要亲、要照顾他。
一岁左右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会带他到户外活动了。我们发现,如果他看见小孩子在玩时,有一种追求玩伴的倾向,他也想与他们一起玩。一般地讲,除了个别孩子在认生的阶段,有种不安全的感觉,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们玩。我们把这叫做追求玩伴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就认为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叫--玩伴交往。这种玩伴的交往在孩子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交往还重要。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发现缺乏亲子感情或者亲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环境,玩伴关系非常好,环境很健康,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很健康。到小学、中学都会很健康。反之,如果有亲子关系、健全的家庭、亲子关系也很好,而没有玩伴关系的孩子,会越来越心态不正常,对他心理压力或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从一、二岁追求玩伴开始要建立一种完满关系,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阶段,我们称之为交友。这个阶段必须有。这个过程的特征可能不一样,但他不能没有。我们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岁没有玩伴,谁都不能玩,那么一定要引导他的友谊,不能给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当孩子一、二岁要追求玩伴的时候,父母由于怕他摔着、碰着不让他去和小朋友们玩,这种情况应避免,因为父母决不可能代替他同龄的玩伴。这种现象越大越严重,等到了五六岁、七八岁、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关系还重要。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带来的。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岁多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玩不光是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种扩大孩子认识过程的一个手段。交往的范围越大,情节越复杂,认识过程就提升得越快,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常常愿意模仿我们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这个时候他就逐渐从个体的玩伴交往进入到群体交往时期。一个永远陷入在个体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难学会我们成人的生活,因为成人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对一的,总是在群体交往当中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进行群体交往,要扮演角色,参与游戏,在游戏当中学习成人的某种生活。这一点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幼儿园的老师。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视游戏的作用,后来就强调作业、语言作业等作用,把作业看得很重、做得很细,把游戏看得很轻。这实际上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幼儿园在向小学看齐,追求小学的教学方式,这些也都是不对的。我认为游戏永远是学龄前儿童最主导的活动。我常常觉得我们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对游戏的重视不够,常常觉得游戏就是玩。游戏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要创新、要创造、要启发诱导孩子。
在幼儿园的游戏当中往往就是那么若干种游戏,如果不含有任何内容,孩子肯定会有玩腻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中的方式来启发孩子,培养通过角色来发展孩子。因为在游戏当中是最能发展孩子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观察,到了学龄前这个时期,孩子的认识自我过程中有种矛盾的现象--有二个自我,一个称现实的自我;一个是幻想的自我。所谓幻想的自我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一个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一个角色以后,他就幻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游戏给了他们很多的机会,如果游戏削弱了的话,孩子在准备人生的过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块。这是从人际交往的关系来讲,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使他能够发展得更成熟一些,这样,对他未来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对于孩子的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二点是:一是来自于孩子主体的个性化--怎么使得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认知、智力--思维怎么变得更活跃、认知过程怎么变得更丰富、更好。这些并不是全部,真正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还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第十讲: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
吴凤岗老师
中国儿童中心教授,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心理与教育研究,出版有《谈儿童心理的发展》、《怎样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从幼儿到小学生》、《儿童智慧教育》、《怎样做爸爸》等专著。
(根据1998.3.6讲座录音整理)
怎样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要回到学龄前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园长、老师都要回到学龄前。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办法工作。
当初,我在师范大学教儿童心理,那时,每年都有一个课题,就是要到幼儿园去学习。每次,我都会跟园长说:"您不要准备,我们去是要看孩子的,主要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去看老师的。"但是,园长还是要准备,这样,我们的见习肯定会是失败的。有一次,因为跟园长已经很熟了,就没有告诉他,而是趁着他们开运动会时,我带着学生们去的。我觉得那时才能看到孩子们的表现。
可是结果,还是失败的。当时,孩子们每人拿着一把小椅子,每个班坐两排。最前面有一个老师,最后排有一个老师。他们的比赛在中间进行。有些小朋友们比赛跑步,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时,老师说:"来,给他们加油。"就听小朋友们同时喊:"加油,加油。"老师一说停,大家就不再喊了。又过一会儿,老师说:"加油呀!",小朋友们又喊:"加油,加油。"完全一致。这样,一点小朋友们的特点都没有了,就像部队里似的,都是统一的、整齐的标准。但我们在讲课时讲过,五、六岁的小孩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反映是不一致的,非常激动的、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有的会跳起来,有的会大声喊。所以学生们都说:"老师讲的哪有呀,根本就没有。"
我们成人在扼杀孩子的特长。说得不好听一些,就象我们成人在单位里面,领导总是压制我们,我们不能忍受,是一个意思。但是在生活里面,用成人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原因是作为家长来讲已经不小了,不可能再象孩子那样去想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他放大了。这种情况不光是幼儿园孩子家长,包括小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如此,都会有这种毛病,这种毛病也许在成年以后才会克服。所以,我们家长要回到童年来看问题。
孩子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与我们成人应该有个比较。如我们成人在思考问题时共有三种思维方式。最常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其意思是使用概念作为一个基础细胞,我们脑子里有许多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组成起来,组成一种判断来判断事情,最后进行推理,得出一个结论。但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有。从我们成长的过程来看,小的时候没有。但小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方式,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的头脑里有除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以外,还有两种。一种叫具体形象思维--使用一种形象的东西去联想、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当中学生在做几何题时,需要推理,需要判断,还需要做图,如果没有图的支持和配合脑子可能凭空想不出来。这种图形的方式是在支持的配合下逻辑地思考问题。当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时就可以用到。另外一种叫感知动作思维,或者叫直接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不能利用一种事物的形象,要靠动作,要靠实际的东西帮助自己思考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初级的思维就叫动作思维或者是感知动作的思维。面对学龄前的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前两种,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当我们面对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过多的概念思维,而要用动作的、实物的、形象的情景。
我们从面对自己的小孩说起。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几种思维方式都没有,最主要的要凭借什么来认识社会呢?要凭借感觉器官--眼、耳、口、手、鼻。靠眼睛看、耳朵听、嘴来尝、手来摸、鼻子闻。所以我们说出生以后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五官来认识周围的这个世界,建立一些印象。他不是靠概念,而是凭借直觉的印象,我们把这种叫做直观的感觉。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的感觉,就是把几种感觉放到一起了。从模糊的、分别地对事物特性的感觉,转化成综合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综合的知觉,凭借这种综合知觉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但这样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直觉的认识,他一离开这种东西就不行。他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最直接的,任何间接的判断都不可能作。于是,从一周岁开始,就在这复杂的、综合的、知觉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我们把这称之为感知动作思维。
这些概念是我们心理学上专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食物的动作。
这样,就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带来一个任务。假如你想发展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让他更多的认识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客观事物的关系,变得聪明起来,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给他提供各种可以摆弄的事物(安全的、卫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认识的都可以。第二:必须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摆弄、操纵这些事物。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最有力的过程。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孩子花120元钱买了一个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同样花120元钱,给孩子买6个不同的娃娃,六个皮肤不同,样貌不同的娃娃,同样可以抱着玩。但是哪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呢?还是后一种,花了同样的钱,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刚才讲的那种,给了他更多的认识不同事物的机会、摆弄操作的机会。如果他只有一个娃娃,那么他只有摆弄这一个娃娃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给他很多的机会。
现在,无论是商场还是幼儿园,象过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见了,而是一些现代化的玩具,这样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是非常不利的。当他们上课时,幼儿园老师把电动玩具拿出来,安上电池就可以动起来了。孩子们一看很高兴,就想去拿,但是老师说,这个玩具只能看,不能动。(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拿起来,很可能会给摔坏了)但是动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他们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积木,他就会去摆弄;如果不是电动的,不是价钱昂贵的,老师就会给他玩。所以,我觉得不是反对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是觉得不应该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动手的玩具。商业有商业的观点,教育有教育的观点。所以,做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以教育为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在买玩具时多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
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里没有用的东西,只要是干净的、没用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玩。有几种东西:一种水,叫戏水、一种叫沙子,叫沙土游戏、还有一种纸,撕纸,这些都是传统的,经过多少年证明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手段之一。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因为可能觉得有些脏,但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玩起来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来很舒服;水,孩子们都愿意踩到里面,有种凉丝丝的、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们只不过等他们玩后,帮他们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陆续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取了个名字叫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有点型特征的。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思维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能力。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小孩子到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们心理学上讲,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实实在在东西的表象,全部留在脑子里面了;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样呢,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两个孩子具有同样多的表象,但是一个孩子的联想更多,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而一个孩子的联想越少,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少。从表象的多少来说,孩子们脑子里的实物表象、情景表象越多的孩子进行各种表象联想的机会就越多,这种机会越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反映出来的就是越聪明。当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其实这种道理跟我们成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对小孩子忽略了。其实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使得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多一些,就是使用这种办法。只不过我们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概念推理。
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孩子就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要启发他,就要给他提供一些表象的东西。在生活的一个任何环节上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让他去建立表象的能力。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处于这两个不同思维阶段孩子在解决问题上的不同。因为他水平不同,他解决问题也就不同。比如:我们在窗台上放上一个玩具,对小孩子说:你拿着玩具去玩吧,给你了。其中一个小孩子就跑过去了,一伸手,结果拿不到,因为这个窗台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对妈妈说:"老师,我拿不到。"老师就拿了把小椅子,放在窗台旁边,这个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着它可以拿到。这就是一种情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一个小朋友,也跑过去,一伸手,同样拿不到,他也没问,就四处找,最后找到一把小椅子登着就拿到了。这就是说他的脑子里有小椅子的表象,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这个表象。在他过去的生活中肯定有这种经历,他脑子里留下了这种印象,所以,这种表象的联想就支持他自己采取行动,不用别人帮,而第一个孩子就没有这个表象,只有当东西放在跟前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做;还有一个孩子,当他看到玩具放到窗台的时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这第三个孩子的水平是最高的。为什么说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象联想过程包括对空间距离的估计和深度的估计。
我们说情景表象和实物表象在人的头脑里是最基本的表象。小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要依靠实物,实物所带来的表象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实我们脑子里的表象不只这两种,还有其它的。就象第三个孩子,他的脑子里不仅对情景和实物有表象的能力以及联想的能力,还有空间距离的表象,所以,他的水平就高多了。而这种空间知觉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生下来的小孩子是没有的,是逐渐理解的;二三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四五岁的孩子;而四五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小学生和中学生,这是经验的过程。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讲,第一个要素:为了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首先在认识过程本身,怎么去思考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归纳一下就是从感官的认识到感知动作的思维,靠摆弄物体逐渐认识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到形象去认识。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们说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认识不仅仅靠思维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这种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里完成的。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别人?这个过程对于他完善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关系是很大的。我们人类的生活圈子大体可以分三个档次,生活圈是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个体生活圈,小孩个体的、大一些叫群体生活圈,最后是到集体的。从个体到群体到集体,生活圈是逐渐扩大并逐渐提升的。孩子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也是随着生活圈的扩大,交往的层次也在提升、也在变化。
最初是个体之间亲子的交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一些是个体的玩伴交往--孩子与小孩之间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间群体的交往一直到集体的交往。学龄前的孩子就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提升的。
亲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后,首先认识他的父母和经常照顾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最初对世界的评价,他是怎么感觉这个世界的。虽然他说不出来,但他有感觉、有感受。如果他生出后,肚子饿了,就有人来喂他奶,醒的时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么他会感觉很舒服,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好,有一种很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就是未来的一种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们大人都有情感,那么刚生下来的孩子不能说他有稳定的情感,只能说他有稳定的情绪。从什么时候这种情绪逐渐变成稳定的情感的色彩呢?这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文章、一本书说情感的过渡是从三岁开始,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刚生的小孩很难说他有任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绪。但情绪的好坏对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作用的,对未来世界的认识也是有作用的。因此这段亲子关系之间,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种非常深的、非常良好的体验。决不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因为抚养的主体还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帮你照料一下,不能抚养、照顾、教育孩子的主体变成了保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亲子之间的感情是通过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亲或是母亲单方抚养,那么当他们再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会和抚养他的人很亲近,而与另一方家长就很疏远。所以,亲子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的交往,跟他一定要亲、要照顾他。
一岁左右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会带他到户外活动了。我们发现,如果他看见小孩子在玩时,有一种追求玩伴的倾向,他也想与他们一起玩。一般地讲,除了个别孩子在认生的阶段,有种不安全的感觉,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们玩。我们把这叫做追求玩伴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就认为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叫--玩伴交往。这种玩伴的交往在孩子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交往还重要。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发现缺乏亲子感情或者亲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环境,玩伴关系非常好,环境很健康,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很健康。到小学、中学都会很健康。反之,如果有亲子关系、健全的家庭、亲子关系也很好,而没有玩伴关系的孩子,会越来越心态不正常,对他心理压力或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从一、二岁追求玩伴开始要建立一种完满关系,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阶段,我们称之为交友。这个阶段必须有。这个过程的特征可能不一样,但他不能没有。我们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岁没有玩伴,谁都不能玩,那么一定要引导他的友谊,不能给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当孩子一、二岁要追求玩伴的时候,父母由于怕他摔着、碰着不让他去和小朋友们玩,这种情况应避免,因为父母决不可能代替他同龄的玩伴。这种现象越大越严重,等到了五六岁、七八岁、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关系还重要。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带来的。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岁多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玩不光是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种扩大孩子认识过程的一个手段。交往的范围越大,情节越复杂,认识过程就提升得越快,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常常愿意模仿我们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这个时候他就逐渐从个体的玩伴交往进入到群体交往时期。一个永远陷入在个体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难学会我们成人的生活,因为成人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对一的,总是在群体交往当中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进行群体交往,要扮演角色,参与游戏,在游戏当中学习成人的某种生活。这一点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幼儿园的老师。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视游戏的作用,后来就强调作业、语言作业等作用,把作业看得很重、做得很细,把游戏看得很轻。这实际上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幼儿园在向小学看齐,追求小学的教学方式,这些也都是不对的。我认为游戏永远是学龄前儿童最主导的活动。我常常觉得我们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对游戏的重视不够,常常觉得游戏就是玩。游戏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要创新、要创造、要启发诱导孩子。
在幼儿园的游戏当中往往就是那么若干种游戏,如果不含有任何内容,孩子肯定会有玩腻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中的方式来启发孩子,培养通过角色来发展孩子。因为在游戏当中是最能发展孩子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观察,到了学龄前这个时期,孩子的认识自我过程中有种矛盾的现象--有二个自我,一个称现实的自我;一个是幻想的自我。所谓幻想的自我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一个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一个角色以后,他就幻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游戏给了他们很多的机会,如果游戏削弱了的话,孩子在准备人生的过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块。这是从人际交往的关系来讲,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使他能够发展得更成熟一些,这样,对他未来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对于孩子的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二点是:一是来自于孩子主体的个性化--怎么使得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认知、智力--思维怎么变得更活跃、认知过程怎么变得更丰富、更好。这些并不是全部,真正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还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东方之星幼教讲座(下)
周谟圣 2002-09-11 00:59
第十讲: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
吴 凤 岗
怎样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要回到学龄前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园长、老师都要回到学龄前。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办法工作。
当初,我在师范大学教儿童心理,那时,每年都有一个课题,就是要到幼儿园去学习。每次,我都会跟园长说:"您不要准备,我们去是要看孩子的,主要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去看老师的。"但是,园长还是要准备,这样,我们的见习肯定会是失败的。有一次,因为跟园长已经很熟了,就没有告诉他,而是趁着他们开运动会时,我带着学生们去的。我觉得那时才能看到孩子们的表现。
可是结果,还是失败的。当时,孩子们每人拿着一把小椅子,每个班坐两排。最前面有一个老师,最后排有一个老师。他们的比赛在中间进行。有些小朋友们比赛跑步,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时,老师说:"来,给他们加油。"就听小朋友们同时喊:"加油,加油。"老师一说停,大家就不再喊了。又过一会儿,老师说:"加油呀!",小朋友们又喊:"加油,加油。"完全一致。这样,一点小朋友们的特点都没有了,就像部队里似的,都是统一的、整齐的标准。但我们在讲课时讲过,五、六岁的小孩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反映是不一致的,非常激动的、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有的会跳起来,有的会大声喊。所以学生们都说:"老师讲的哪有呀,根本就没有。"
我们成人在扼杀孩子的特长。说得不好听一些,就象我们成人在单位里面,领导总是压制我们,我们不能忍受,是一个意思。但是在生活里面,用成人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原因是作为家长来讲已经不小了,不可能再象孩子那样去想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他放大了。这种情况不光是幼儿园孩子家长,包括小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如此,都会有这种毛病,这种毛病也许在成年以后才会克服。所以,我们家长要回到童年来看问题。
孩子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与我们成人应该有个比较。如我们成人在思考问题时共有三种思维方式。最常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其意思是使用概念作为一个基础细胞,我们脑子里有许多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组成起来,组成一种判断来判断事情,最后进行推理,得出一个结论。但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有。从我们成长的过程来看,小的时候没有。但小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方式,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的头脑里有除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以外,还有两种。一种叫具体形象思维--使用一种形象的东西去联想、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当中学生在做几何题时,需要推理,需要判断,还需要做图,如果没有图的支持和配合脑子可能凭空想不出来。这种图形的方式是在支持的配合下逻辑地思考问题。当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时就可以用到。另外一种叫感知动作思维,或者叫直接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不能利用一种事物的形象,要靠动作,要靠实际的东西帮助自己思考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初级的思维就叫动作思维或者是感知动作的思维。面对学龄前的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前两种,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当我们面对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过多的概念思维,而要用动作的、实物的、形象的情景。
我们从面对自己的小孩说起。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几种思维方式都没有,最主要的要凭借什么来认识社会呢?要凭借感觉器官--眼、耳、口、手、鼻。靠眼睛看、耳朵听、嘴来尝、手来摸、鼻子闻。所以我们说出生以后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五官来认识周围的这个世界,建立一些印象。他不是靠概念,而是凭借直觉的印象,我们把这种叫做直观的感觉。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的感觉,就是把几种感觉放到一起了。从模糊的、分别地对事物特性的感觉,转化成综合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综合的知觉,凭借这种综合知觉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但这样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直觉的认识,他一离开这种东西就不行。他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最直接的,任何间接的判断都不可能作。于是,从一周岁开始,就在这复杂的、综合的、知觉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我们把这称之为感知动作思维。
这些概念是我们心理学上专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食物的动作。
这样,就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带来一个任务。假如你想发展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让他更多的认识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客观事物的关系,变得聪明起来,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给他提供各种可以摆弄的事物(安全的、卫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认识的都可以。第二:必须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摆弄、操纵这些事物。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最有力的过程。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孩子花120元钱买了一个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同样花120元钱,给孩子买6个不同的娃娃,六个皮肤不同,样貌不同的娃娃,同样可以抱着玩。但是哪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呢?还是后一种,花了同样的钱,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刚才讲的那种,给了他更多的认识不同事物的机会、摆弄操作的机会。如果他只有一个娃娃,那么他只有摆弄这一个娃娃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给他很多的机会。
现在,无论是商场还是幼儿园,象过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见了,而是一些现代化的玩具,这样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是非常不利的。当他们上课时,幼儿园老师把电动玩具拿出来,安上电池就可以动起来了。孩子们一看很高兴,就想去拿,但是老师说,这个玩具只能看,不能动。(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拿起来,很可能会给摔坏了)但是动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他们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积木,他就会去摆弄;如果不是电动的,不是价钱昂贵的,老师就会给他玩。所以,我觉得不是反对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是觉得不应该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动手的玩具。商业有商业的观点,教育有教育的观点。所以,做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以教育为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在买玩具时多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
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里没有用的东西,只要是干净的、没用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玩。有几种东西:一种水,叫戏水、一种叫沙子,叫沙土游戏、还有一种纸,撕纸,这些都是传统的,经过多少年证明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手段之一。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因为可能觉得有些脏,但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玩起来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来很舒服;水,孩子们都愿意踩到里面,有种凉丝丝的、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们只不过等他们玩后,帮他们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陆续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取了个名字叫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有点型特征的。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思维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能力。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小孩子到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们心理学上讲,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实实在在东西的表象,全部留在脑子里面了;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样呢,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两个孩子具有同样多的表象,但是一个孩子的联想更多,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而一个孩子的联想越少,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少。从表象的多少来说,孩子们脑子里的实物表象、情景表象越多的孩子进行各种表象联想的机会就越多,这种机会越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反映出来的就是越聪明。当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其实这种道理跟我们成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对小孩子忽略了。其实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使得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多一些,就是使用这种办法。只不过我们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概念推理。
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孩子就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要启发他,就要给他提供一些表象的东西。在生活的一个任何环节上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让他去建立表象的能力。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处于这两个不同思维阶段孩子在解决问题上的不同。因为他水平不同,他解决问题也就不同。比如:我们在窗台上放上一个玩具,对小孩子说:你拿着玩具去玩吧,给你了。其中一个小孩子就跑过去了,一伸手,结果拿不到,因为这个窗台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对妈妈说:"老师,我拿不到。"老师就拿了把小椅子,放在窗台旁边,这个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着它可以拿到。这就是一种情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一个小朋友,也跑过去,一伸手,同样拿不到,他也没问,就四处找,最后找到一把小椅子登着就拿到了。这就是说他的脑子里有小椅子的表象,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这个表象。在他过去的生活中肯定有这种经历,他脑子里留下了这种印象,所以,这种表象的联想就支持他自己采取行动,不用别人帮,而第一个孩子就没有这个表象,只有当东西放在跟前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做;还有一个孩子,当他看到玩具放到窗台的时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这第三个孩子的水平是最高的。为什么说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象联想过程包括对空间距离的估计和深度的估计。
我们说情景表象和实物表象在人的头脑里是最基本的表象。小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要依靠实物,实物所带来的表象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实我们脑子里的表象不只这两种,还有其它的。就象第三个孩子,他的脑子里不仅对情景和实物有表象的能力以及联想的能力,还有空间距离的表象,所以,他的水平就高多了。而这种空间知觉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生下来的小孩子是没有的,是逐渐理解的;二三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四五岁的孩子;而四五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小学生和中学生,这是经验的过程。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讲,第一个要素:为了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首先在认识过程本身,怎么去思考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归纳一下就是从感官的认识到感知动作的思维,靠摆弄物体逐渐认识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到形象去认识。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们说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认识不仅仅靠思维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这种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里完成的。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别人?这个过程对于他完善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关系是很大的。我们人类的生活圈子大体可以分三个档次,生活圈是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个体生活圈,小孩个体的、大一些叫群体生活圈,最后是到集体的。从个体到群体到集体,生活圈是逐渐扩大并逐渐提升的。孩子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也是随着生活圈的扩大,交往的层次也在提升、也在变化。
最初是个体之间亲子的交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一些是个体的玩伴交往--孩子与小孩之间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间群体的交往一直到集体的交往。学龄前的孩子就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提升的。
亲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后,首先认识他的父母和经常照顾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最初对世界的评价,他是怎么感觉这个世界的。虽然他说不出来,但他有感觉、有感受。如果他生出后,肚子饿了,就有人来喂他奶,醒的时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么他会感觉很舒服,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好,有一种很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就是未来的一种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们大人都有情感,那么刚生下来的孩子不能说他有稳定的情感,只能说他有稳定的情绪。从什么时候这种情绪逐渐变成稳定的情感的色彩呢?这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文章、一本书说情感的过渡是从三岁开始,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刚生的小孩很难说他有任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绪。但情绪的好坏对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作用的,对未来世界的认识也是有作用的。因此这段亲子关系之间,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种非常深的、非常良好的体验。决不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因为抚养的主体还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帮你照料一下,不能抚养、照顾、教育孩子的主体变成了保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亲子之间的感情是通过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亲或是母亲单方抚养,那么当他们再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会和抚养他的人很亲近,而与另一方家长就很疏远。所以,亲子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的交往,跟他一定要亲、要照顾他。
一岁左右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会带他到户外活动了。我们发现,如果他看见小孩子在玩时,有一种追求玩伴的倾向,他也想与他们一起玩。一般地讲,除了个别孩子在认生的阶段,有种不安全的感觉,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们玩。我们把这叫做追求玩伴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就认为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叫--玩伴交往。这种玩伴的交往在孩子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交往还重要。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发现缺乏亲子感情或者亲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环境,玩伴关系非常好,环境很健康,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很健康。到小学、中学都会很健康。反之,如果有亲子关系、健全的家庭、亲子关系也很好,而没有玩伴关系的孩子,会越来越心态不正常,对他心理压力或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从一、二岁追求玩伴开始要建立一种完满关系,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阶段,我们称之为交友。这个阶段必须有。这个过程的特征可能不一样,但他不能没有。我们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岁没有玩伴,谁都不能玩,那么一定要引导他的友谊,不能给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当孩子一、二岁要追求玩伴的时候,父母由于怕他摔着、碰着不让他去和小朋友们玩,这种情况应避免,因为父母决不可能代替他同龄的玩伴。这种现象越大越严重,等到了五六岁、七八岁、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关系还重要。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带来的。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岁多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玩不光是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种扩大孩子认识过程的一个手段。交往的范围越大,情节越复杂,认识过程就提升得越快,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常常愿意模仿我们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这个时候他就逐渐从个体的玩伴交往进入到群体交往时期。一个永远陷入在个体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难学会我们成人的生活,因为成人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对一的,总是在群体交往当中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进行群体交往,要扮演角色,参与游戏,在游戏当中学习成人的某种生活。这一点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幼儿园的老师。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视游戏的作用,后来就强调作业、语言作业等作用,把作业看得很重、做得很细,把游戏看得很轻。这实际上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幼儿园在向小学看齐,追求小学的教学方式,这些也都是不对的。我认为游戏永远是学龄前儿童最主导的活动。我常常觉得我们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对游戏的重视不够,常常觉得游戏就是玩。游戏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要创新、要创造、要启发诱导孩子。
在幼儿园的游戏当中往往就是那么若干种游戏,如果不含有任何内容,孩子肯定会有玩腻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中的方式来启发孩子,培养通过角色来发展孩子。因为在游戏当中是最能发展孩子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观察,到了学龄前这个时期,孩子的认识自我过程中有种矛盾的现象--有二个自我,一个称现实的自我;一个是幻想的自我。所谓幻想的自我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一个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一个角色以后,他就幻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游戏给了他们很多的机会,如果游戏削弱了的话,孩子在准备人生的过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块。这是从人际交往的关系来讲,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使他能够发展得更成熟一些,这样,对他未来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对于孩子的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二点是:一是来自于孩子主体的个性化--怎么使得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认知、智力--思维怎么变得更活跃、认知过程怎么变得更丰富、更好。这些并不是全部,真正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还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吴 凤 岗
怎样教会孩子思索,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要回到学龄前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园长、老师都要回到学龄前。如果不这样,就没有办法工作。
当初,我在师范大学教儿童心理,那时,每年都有一个课题,就是要到幼儿园去学习。每次,我都会跟园长说:"您不要准备,我们去是要看孩子的,主要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去看老师的。"但是,园长还是要准备,这样,我们的见习肯定会是失败的。有一次,因为跟园长已经很熟了,就没有告诉他,而是趁着他们开运动会时,我带着学生们去的。我觉得那时才能看到孩子们的表现。
可是结果,还是失败的。当时,孩子们每人拿着一把小椅子,每个班坐两排。最前面有一个老师,最后排有一个老师。他们的比赛在中间进行。有些小朋友们比赛跑步,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时,老师说:"来,给他们加油。"就听小朋友们同时喊:"加油,加油。"老师一说停,大家就不再喊了。又过一会儿,老师说:"加油呀!",小朋友们又喊:"加油,加油。"完全一致。这样,一点小朋友们的特点都没有了,就像部队里似的,都是统一的、整齐的标准。但我们在讲课时讲过,五、六岁的小孩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反映是不一致的,非常激动的、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有的会跳起来,有的会大声喊。所以学生们都说:"老师讲的哪有呀,根本就没有。"
我们成人在扼杀孩子的特长。说得不好听一些,就象我们成人在单位里面,领导总是压制我们,我们不能忍受,是一个意思。但是在生活里面,用成人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原因是作为家长来讲已经不小了,不可能再象孩子那样去想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他放大了。这种情况不光是幼儿园孩子家长,包括小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如此,都会有这种毛病,这种毛病也许在成年以后才会克服。所以,我们家长要回到童年来看问题。
孩子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与我们成人应该有个比较。如我们成人在思考问题时共有三种思维方式。最常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其意思是使用概念作为一个基础细胞,我们脑子里有许多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组成起来,组成一种判断来判断事情,最后进行推理,得出一个结论。但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有。从我们成长的过程来看,小的时候没有。但小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方式,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的头脑里有除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以外,还有两种。一种叫具体形象思维--使用一种形象的东西去联想、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当中学生在做几何题时,需要推理,需要判断,还需要做图,如果没有图的支持和配合脑子可能凭空想不出来。这种图形的方式是在支持的配合下逻辑地思考问题。当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时就可以用到。另外一种叫感知动作思维,或者叫直接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不能利用一种事物的形象,要靠动作,要靠实际的东西帮助自己思考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初级的思维就叫动作思维或者是感知动作的思维。面对学龄前的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前两种,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当我们面对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过多的概念思维,而要用动作的、实物的、形象的情景。
我们从面对自己的小孩说起。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几种思维方式都没有,最主要的要凭借什么来认识社会呢?要凭借感觉器官--眼、耳、口、手、鼻。靠眼睛看、耳朵听、嘴来尝、手来摸、鼻子闻。所以我们说出生以后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五官来认识周围的这个世界,建立一些印象。他不是靠概念,而是凭借直觉的印象,我们把这种叫做直观的感觉。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的感觉,就是把几种感觉放到一起了。从模糊的、分别地对事物特性的感觉,转化成综合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综合的知觉,凭借这种综合知觉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但这样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直觉的认识,他一离开这种东西就不行。他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最直接的,任何间接的判断都不可能作。于是,从一周岁开始,就在这复杂的、综合的、知觉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我们把这称之为感知动作思维。
这些概念是我们心理学上专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食物的动作。
这样,就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带来一个任务。假如你想发展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让他更多的认识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客观事物的关系,变得聪明起来,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给他提供各种可以摆弄的事物(安全的、卫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认识的都可以。第二:必须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摆弄、操纵这些事物。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最有力的过程。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孩子花120元钱买了一个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同样花120元钱,给孩子买6个不同的娃娃,六个皮肤不同,样貌不同的娃娃,同样可以抱着玩。但是哪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呢?还是后一种,花了同样的钱,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刚才讲的那种,给了他更多的认识不同事物的机会、摆弄操作的机会。如果他只有一个娃娃,那么他只有摆弄这一个娃娃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给他很多的机会。
现在,无论是商场还是幼儿园,象过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见了,而是一些现代化的玩具,这样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是非常不利的。当他们上课时,幼儿园老师把电动玩具拿出来,安上电池就可以动起来了。孩子们一看很高兴,就想去拿,但是老师说,这个玩具只能看,不能动。(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拿起来,很可能会给摔坏了)但是动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他们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积木,他就会去摆弄;如果不是电动的,不是价钱昂贵的,老师就会给他玩。所以,我觉得不是反对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是觉得不应该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动手的玩具。商业有商业的观点,教育有教育的观点。所以,做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以教育为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在买玩具时多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
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里没有用的东西,只要是干净的、没用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玩。有几种东西:一种水,叫戏水、一种叫沙子,叫沙土游戏、还有一种纸,撕纸,这些都是传统的,经过多少年证明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手段之一。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因为可能觉得有些脏,但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玩起来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来很舒服;水,孩子们都愿意踩到里面,有种凉丝丝的、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们只不过等他们玩后,帮他们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陆续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取了个名字叫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有点型特征的。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思维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能力。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小孩子到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们心理学上讲,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实实在在东西的表象,全部留在脑子里面了;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样呢,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两个孩子具有同样多的表象,但是一个孩子的联想更多,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而一个孩子的联想越少,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少。从表象的多少来说,孩子们脑子里的实物表象、情景表象越多的孩子进行各种表象联想的机会就越多,这种机会越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多,反映出来的就是越聪明。当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其实这种道理跟我们成人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对小孩子忽略了。其实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使得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多一些,就是使用这种办法。只不过我们是常常使用概念的一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概念推理。
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孩子就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展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要启发他,就要给他提供一些表象的东西。在生活的一个任何环节上都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让他去建立表象的能力。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处于这两个不同思维阶段孩子在解决问题上的不同。因为他水平不同,他解决问题也就不同。比如:我们在窗台上放上一个玩具,对小孩子说:你拿着玩具去玩吧,给你了。其中一个小孩子就跑过去了,一伸手,结果拿不到,因为这个窗台太高了,所以他拿不到。他就对妈妈说:"老师,我拿不到。"老师就拿了把小椅子,放在窗台旁边,这个小孩一看到小椅子就知道登着它可以拿到。这就是一种情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一个小朋友,也跑过去,一伸手,同样拿不到,他也没问,就四处找,最后找到一把小椅子登着就拿到了。这就是说他的脑子里有小椅子的表象,有小椅子可以增加高度的这个表象。在他过去的生活中肯定有这种经历,他脑子里留下了这种印象,所以,这种表象的联想就支持他自己采取行动,不用别人帮,而第一个孩子就没有这个表象,只有当东西放在跟前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做;还有一个孩子,当他看到玩具放到窗台的时候,就去拿了一把小椅子就把玩具拿到了。所以,这第三个孩子的水平是最高的。为什么说他是最高的呢?他的表象联想过程包括对空间距离的估计和深度的估计。
我们说情景表象和实物表象在人的头脑里是最基本的表象。小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要依靠实物,实物所带来的表象能力。第二是情景。其实我们脑子里的表象不只这两种,还有其它的。就象第三个孩子,他的脑子里不仅对情景和实物有表象的能力以及联想的能力,还有空间距离的表象,所以,他的水平就高多了。而这种空间知觉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生下来的小孩子是没有的,是逐渐理解的;二三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四五岁的孩子;而四五岁的孩子就远不如小学生和中学生,这是经验的过程。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讲,第一个要素:为了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首先在认识过程本身,怎么去思考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归纳一下就是从感官的认识到感知动作的思维,靠摆弄物体逐渐认识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到形象去认识。这是一系列的。所以,我们说孩子的聪明才智和认识不仅仅靠思维的能力,而是靠很多的能力,而这种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里完成的。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别人?这个过程对于他完善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关系是很大的。我们人类的生活圈子大体可以分三个档次,生活圈是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最初的生活是个体生活圈,小孩个体的、大一些叫群体生活圈,最后是到集体的。从个体到群体到集体,生活圈是逐渐扩大并逐渐提升的。孩子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也是随着生活圈的扩大,交往的层次也在提升、也在变化。
最初是个体之间亲子的交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一些是个体的玩伴交往--孩子与小孩之间的;更大一些是玩伴之间群体的交往一直到集体的交往。学龄前的孩子就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他们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提升的。
亲子交往就是:他出生以后,首先认识他的父母和经常照顾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最初对世界的评价,他是怎么感觉这个世界的。虽然他说不出来,但他有感觉、有感受。如果他生出后,肚子饿了,就有人来喂他奶,醒的时候就有大人跟他玩,那么他会感觉很舒服,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好,有一种很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就是未来的一种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们大人都有情感,那么刚生下来的孩子不能说他有稳定的情感,只能说他有稳定的情绪。从什么时候这种情绪逐渐变成稳定的情感的色彩呢?这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文章、一本书说情感的过渡是从三岁开始,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刚生的小孩很难说他有任何固定的情感,只是情绪。但情绪的好坏对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作用的,对未来世界的认识也是有作用的。因此这段亲子关系之间,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种非常深的、非常良好的体验。决不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因为抚养的主体还是父母,而保姆只能帮你照料一下,不能抚养、照顾、教育孩子的主体变成了保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亲子之间的感情是通过交往建立的。
如果孩子一直由父亲或是母亲单方抚养,那么当他们再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会和抚养他的人很亲近,而与另一方家长就很疏远。所以,亲子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和他的交往,跟他一定要亲、要照顾他。
一岁左右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会带他到户外活动了。我们发现,如果他看见小孩子在玩时,有一种追求玩伴的倾向,他也想与他们一起玩。一般地讲,除了个别孩子在认生的阶段,有种不安全的感觉,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玩,其他的小孩都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们玩。我们把这叫做追求玩伴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就认为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叫--玩伴交往。这种玩伴的交往在孩子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交往还重要。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发现缺乏亲子感情或者亲子交往的小孩,如果他在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非常健康的玩伴的环境,玩伴关系非常好,环境很健康,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很健康。到小学、中学都会很健康。反之,如果有亲子关系、健全的家庭、亲子关系也很好,而没有玩伴关系的孩子,会越来越心态不正常,对他心理压力或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从一、二岁追求玩伴开始要建立一种完满关系,一直到成年,到成年阶段,我们称之为交友。这个阶段必须有。这个过程的特征可能不一样,但他不能没有。我们衡量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十一、二岁没有玩伴,谁都不能玩,那么一定要引导他的友谊,不能给父母,父母不能代替他的小朋友。
如果当孩子一、二岁要追求玩伴的时候,父母由于怕他摔着、碰着不让他去和小朋友们玩,这种情况应避免,因为父母决不可能代替他同龄的玩伴。这种现象越大越严重,等到了五六岁、七八岁、初中生,更不可能代替他的玩伴和朋友,因此,玩伴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比亲子关系还重要。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带来的。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岁多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玩不光是情感上的交流,也是一种扩大孩子认识过程的一个手段。交往的范围越大,情节越复杂,认识过程就提升得越快,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常常愿意模仿我们成人生活的一些角色。这个时候他就逐渐从个体的玩伴交往进入到群体交往时期。一个永远陷入在个体交往的孩子,他就很难学会我们成人的生活,因为成人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对一的,总是在群体交往当中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进行群体交往,要扮演角色,参与游戏,在游戏当中学习成人的某种生活。这一点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幼儿园的老师。在解放初期,是非常重视游戏的作用,后来就强调作业、语言作业等作用,把作业看得很重、做得很细,把游戏看得很轻。这实际上是不对的。现在有些幼儿园在向小学看齐,追求小学的教学方式,这些也都是不对的。我认为游戏永远是学龄前儿童最主导的活动。我常常觉得我们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对游戏的重视不够,常常觉得游戏就是玩。游戏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要创新、要创造、要启发诱导孩子。
在幼儿园的游戏当中往往就是那么若干种游戏,如果不含有任何内容,孩子肯定会有玩腻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中的方式来启发孩子,培养通过角色来发展孩子。因为在游戏当中是最能发展孩子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观察,到了学龄前这个时期,孩子的认识自我过程中有种矛盾的现象--有二个自我,一个称现实的自我;一个是幻想的自我。所谓幻想的自我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一个扮演角色的欲望,一旦扮演一个角色以后,他就幻想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游戏给了他们很多的机会,如果游戏削弱了的话,孩子在准备人生的过程中就缺了很大的一块。这是从人际交往的关系来讲,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使他能够发展得更成熟一些,这样,对他未来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对于孩子的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二点是:一是来自于孩子主体的个性化--怎么使得孩子更成熟、更完美;二是于认知、智力--思维怎么变得更活跃、认知过程怎么变得更丰富、更好。这些并不是全部,真正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还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
东方之星幼教讲座(下)
周谟圣 2002-09-11 01:00
第十三讲 如何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
丛中笑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长、副教授)
所谓儿童的人格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特点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每个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个性,不同特质的人,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品质以及所达到的一些效果,成功的比例是非常不一样的。 有人曾对800个超常的儿童进行研究,根据他们成功的不同程度,分成了很多个组,其中第一组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就是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追踪调查一直到长大了,看他们的成绩。发现头20%的孩子也就是成功的孩子,他们有很多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他们智力方面的区别,更多的是他们人格方面的东西。 例如,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一种品质,另外还有坚持性。除此以外,他们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困难,这就促使了他们的成功。虽然800个儿童都是超常的孩子,但经过追踪发现他们最后成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智力上聪明,智力上超前的孩子都能达到成功。这个成功的关键因素,最终的决定因素或者是起很大程度决定孩子最后的前途和命运的是与人格、性格和个性是至关的,相连的。 在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所表现出的各种品质对其的影响是很大的。他能否与别人合作,是否富有竞争品质的人可以说都影响他今后的成功。我们国家也有人对中外的孩子进行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调查表明共同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最后影响他一生的幸福就要从小培养他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格问题。因为我们对于孩子来讲,不仅仅是要求他成功,要求他智力方面的发展,最终是要给他一种幸福。让他在社会上生活的特别幸福。如果我们说当他长大成人以后成长的特别烦恼,他不知道和别人如何去生存,不知道怎样适应社会,总是唯唯喏喏,在一些公众场合不知道怎样去表现自己。这些品质很可能会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苦恼。 正因如此,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性格也就是人格是怎样塑造起来的!既然他的性格如此重要,我们就要考虑他的性格到底是如何塑造起来的。从心理学来讲,儿童的人格问题是非常庞大的体系,构成人格的要素是非常多的。主要的是三大系统。 一个系统是自我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主要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知道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做错了,怎样去完善自己。那么这些过程都属于自我控制过程。对于儿童来讲,主要包括自信心的建立,尽量降低他的消极成分、要促进他的积极成分、降低他的自卑感。一个人的自信对他的成长来讲是很重要的。 例如,有的孩子并不比别人差,但在幼儿园时,不敢举手发言,或者是站起来不知该说什么。老师拿来很好玩的玩具,有的孩子赶忙上去抢,而他不敢说话,站在老师的后面,这样,有很多的机会是抓不到的。这个跟他背后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关系的。他不敢去拿玩具,不敢说话,表面上是很胆小,实际上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我们从心理深处来分析,他对自己不自信,他怕自己说错了,怕老师批评他。当然也有些外界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对孩子一些教育方面的,一些幼儿园老师在处理上有一些偏差,那就造成了孩子不敢说话,还有教育上要求孩子有一个统一的回答,这就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教育他,如何让他内心增加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是能做到的,能做好的,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是人格里边自我控制系统的一个方面。除了自我控制系统外还包括倾向系统。 倾向系统包括:兴趣、需要、动机。这些都是人格里面的倾向系统。比如,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使我们生活的更好,我们就有行动的动机。儿童虽然不是很明确,而实际上支配他的行为也是和动机有直接关系的。一般来讲,马思诺研究人的需要,把人的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人先要满足最低层的需要如:吃、穿等。然后需要爱,被人爱,被人接受,在一个圈子里面得到别人的认可。最后达成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做为幼小孩子来讲,他需要吃饱,喝足就会很高兴,就会笑,表现出一些良好的行为。作为儿童来讲,他的性格,人格的倾向表现是和需要相联系的。当我们给孩子吃,穿进行满足,常常表现在这方面,这是比较直观的,我们家长很容易注意到这一方面,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所需要的层次也会随着提高。他需要的东西就会不断的增加。 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把他的需要定格在一种比较低的水平。他的需要发展了,范围扩大了,我们又常常用原有的眼光看待孩子。这就造成了他的需要和我们所提供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发现和关心外界的很多事物,他就有自我表现的需要,2--3岁的孩子有自我独立性的需要,什么事情都要"我要什么,我要拿什么等。"开始,我们会觉得很有意思,很可笑,会围着他,因为他和原来不一样了。但是以后,我们并没有把这做为一个心理上发展的东西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他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必要的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要尊重他的需要,从他心里需要,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待他所提出的"我要什么"等等。他不会听从成人的,而不仅仅是觉得很好玩,他和过去比较有变化了。 有些家长就有些性急,他们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应该听从家长的。所以以后,在孩子有些自我要求的时候,家长们往往都会恶制了,就会告诉他要听从家长的,或强迫他接受家长的要求。例如: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长往往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可孩子不愿意。家长就很生气,觉得孩子没有听从自己的,本想让孩子在客人面前露露脸。这样就造成孩子哭哭啼啼的。因为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情绪表达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考虑孩子的性趣,他的爱好,这样就常常会影响他人格健康的发展。他的好奇心还表现在他会问各种事情,曾经达尔文就说过,其实我和别的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平庸的,我没有比别人多什么,就是我比较好奇。因为他的好奇心家长们没有剥夺,而是帮助他,才使他成为一个科学家。 所以说在个性,性格的倾向系统里面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要让儿童的兴趣得到很好的发展,要注意他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 第三个系统就是心理特征系统。其实心理系统就包括了性格,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有的比较外向、有的比较冲动、有的比较谨慎,这些都是性格的表现。除了性格,还有气质,气质是反应人的灵活性,人的反应速度。比如,通过一件事,有人反应就很快,他神经类型就是属于很快的类型。有人就要想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一种神经类型不同,这表现了人的气质,这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就是说话、听等一些能力。特殊能力表现在有些孩子爱画画、爱唱歌等等,这都是人格的系统。 人格的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它包括三大系统。包含了又要控制、又有倾向性、又有心理的特征。而且每个系统里面又分很多子系统。向我们所说的心理特征又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一些东西。所以说它的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面,实际上对于幼儿来讲,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每个能力都是同时去发展的,实际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进程。比如,自我能力来讲,2--3岁是第一反抗期。这时他开始认识自我,原来他不认识自我,他把自我跟客观混为一谈,所以他会咬自己的手指,那么到了2--3岁以后,他开始分辩出自我,开始用"我"这个词,他把我和客体就分开了。所以说他有了自我的意识,出现了反抗,我们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他开始特别把"我"和别的东西区分开了。在这个时期,他并不是认为他自己做的事情很对,很好,他并不是从事情的结果来认识的。他更多的认识是把"我"和外界分开。我的事情,我要做的东西,这是他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区分,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的认识。所以在儿童时期是他的性格,个性的形成的最初时期。而且这个时期是对他今后性格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做了研究。 我们俗语有句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很有代表性的说法,而这种说法却恰恰反应了人的幼年时期对人个性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性格来讲是怎样形成的?个性的东西我们怎样来塑造它呢?为什么有时希望孩子变得很自信,"我"有一种理想模式,让孩子胆子很大,但恰恰相反,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尽人意,很胆小,缺乏自信,自卑感很强。不希望孩子的攻击性很强,能够文静一些。但他也没有象我所需要那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心理学上有很多学派。有人认为这是遗传,甚至在家庭中家长们也有这种看法,这种说法变成了个性是遗传影响的。如果我们把个性性格定位为是受遗传所形成的,那么就很消极,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无能为力,反正它是一种遗传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遗传的东西,虽然有些克隆的东西,但是在我们医学界来讲,把它变为一个现实,在基因上加以调整。这种手段我们目前还达不到,这时我们就很悲观,因为是遗传造成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教育因素。有这样一些派别争论过程中发现:性格人格的塑造实际上有很大一部会是由于教育方法所影响的。也就是说由于教育方式不同,影响了孩子性格,人格的不同。教育方式实际上有家长,老师的方面。家长中教育方式人格形成的方面占了很重要的因素。这样推来推去,我们就发现家长在儿童的个性,人格形成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孩子的胆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胆子很小,家长肯定不是有意把他塑造成这个样子的。甚至家长会往相反原方向来塑造他。往往有二种家长:一种家长能力特别强,他常常很多事情代替孩子,主观意识特别强,来要求孩子、代替孩子、约束孩子。还有一种家长,本身胆子就比较小,对孩子影响从本身一些做法,虽然他没有强迫孩子去向他学,但这种作用起到暗示孩子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家长在教育方式或自身的影响也好,在性格方面出现胆小情况。象我们说的第一种家长,他往往有种理想模式,这种理想模式是家长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或者表现方面优于其他的孩子。所以说他是一种理想模式。这种理想模式常常和孩子本身有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偏差。作为儿童来讲,不一定开始就成为理想的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完善,可能就不会象家长所要求的那样,要求他做事麻利一些,快一些。但是,他表现慢一些,显得笨拙一些,让他拿一杯牛奶,他可能颤颤微微,或洒了一点,家长就很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笨呀,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或者有的孩子在穿衣服时,因为孩子的协调能力比较差,可能会慢一些,有时孩子做事情时没有自觉性,他边穿边玩,这是孩子心理特点和表现。他不象我们成人穿衣服就一心一意穿衣服,很快就穿完了。他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突然他看见毛毛狗放在那,他很快就会有些联想,他会去摸摸它,或者他听到什么东西就竖起耳朵去听。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不是有目的的,很坚持这个目的去做这件事情。这样就与家长的要求有了距离,家长会看到他衣服怎么还没穿好,怎么还在这玩。这样家长就很性急,就会去说他,在这过程中就会表现情绪激烈一些。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很害怕,心里有一种恐惧。有时家长一喊,他心里就有些害怕,这就使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他认为自己做不好,这样在做一些事情时,他会认为自己做不好,这就形成了他缺乏自信,另外我们爱把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有时我们看到幼儿园其他小朋友表现特别好,或者是邻居家的孩子,我们就会对他说,你看,人家小朋友胆子多大,大大方方去发言,你呢,怎么一声不吭呀?这样比较往往也会使孩子造成自卑的心里。他会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我们看孩子胆小的形成,实际上与我们很细微的教育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这种东西常常在家里表现非常多的。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是象家长那样关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他的关注是一个集体,或者是表现比较突出的,或者是表现较差的,而中间的孩子往往是关注不到的。对于我们家长是对个体的教育,家长可以100%的关注孩子,用更多的目光,更多的爱来关注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随时随地的,非常大的。这种影响最终导致的是性格的一些塑造。性格的塑造方面,我们总结一下,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性格,就家长方面而言有三点。 第一点:家长常常以主观出发,不考虑儿童的实际,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几方面。有时与家长聊天,家长就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上大学,那么孩子不管怎样也要让他上大学,我哪些方面没有实现等。就有一种补尝的心理。同时家长也看到社会的竞争性。也感觉在这种竞争社会中,要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家长的这种主观意识是非常强的。有时,我们为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可能会吃到各种苦头,付出很多代价,不惜余力的做各种事情,这实际上就是主观愿望。我们希望孩子如何如何,当然这种希望是很好的,是一个非常积极因素,但是我们这种主观愿望必须要和儿童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如我们超越了儿童的实际,常常是适得其反,我们让孩子达到一个水平,可是孩子达不到,对于他来讲,他会觉得很痛苦。他虽然不会用词来概括,但在他的心理会留下阴影,他就会感觉生活很苦。 比如,有时我们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等,在我们一些社会办学的班里面,也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时,他就会用专业的眼光来要求他。当然,孩子应该吃点苦,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吃苦,要在他能承受的前提下,能符合孩子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什么有孩子不愿意学钢琴,打坏钢琴,弹坏手指的情况,这就与孩子的实际发展,他的承受能力有了太大的距离。这样积攒下来,到某一天,他就会爆发出来。现在我们看小学生出走也好,自杀也好,这样一些社会现象,并不是一天二天造成的,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使孩子感觉不堪负重,就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说让孩子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那么大的压力放在他身上,他会感觉很苦,生活没有了色彩。我们过去感觉很苦,是表现在吃,穿方面,但是我们的自由空间很大。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吃,穿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他们心理自由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压抑,他感到不快乐。 曾经有一个哲人,他曾说:"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是快乐!他的快乐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如果什么都不喜欢,都是外在的,强加给他的东西,他就失去了心灵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把主观的一些看法,毫无选择的强加在他身上,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在教育态度方面。在教育态度上有时表现比较性急,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包括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有时会流露或透露一些。这就是我们教养态度,不是一种能够正式孩子的成长面,是"我的孩子要发展比别人好,或者认为我的孩子本身有哪些特长,就应该比别人好。这样,可能就是一种心态方面的调整,实际上作为儿童来讲,区别不是很大的。一般来讲,作为儿童的区别在于二点。 一方面,儿童的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儿童说话快一些,有的说话慢一些,家长不要看到别的孩子说话快一点,背儿歌多一些就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笨了,也要他超过人家或和人家一样。那么这种比较,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态度和心态,儿童的发展本身存在着五个手指不一样齐的情况。可能有这方面发展慢,但在动作方面发展是快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可能有些地方是比别人要强的。所以说这种发展的速度,我们不要去追求一致,不要别人有的速度,我们也一定要按照那个速度。每个人经历的过程、接受能力、他的神经类型都是不一样的。象我们的长相都不一样,你非要让他的发展一致,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不同,就是他的发展方面不同。刚才已经说了,有的孩子是这方面发展,有的孩子是那方面发展,所以,你不要拿别的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我们应该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有速度上的不同,和各种方面的不同,是有二个不同。所以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态度。再认识我们的孩子时,就会知道孩子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可能慢一些,别人二遍能记住的,可能我的孩子要四遍才记住。那么他这方面慢一些,在其他方面要比别的孩子好。要增强孩子的自信,不要总是说"你看,你不如人家"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健康的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 第三个影响方面是:教育方式不当。我们常常会有些教育方式不当的情况。最近我看了一个报导就谈到有些家长在看了一些育儿的书后,知道对孩子太爱了也不好,有些时候采取一些冷漠的态度。比如,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当孩子大哭的时候,故意不理他。对他说,不要哭了,要坚强一些,自己处理这些事情等等。在过去的宣传,我们常常爱走两极。有时候把所有的爱都给他。然后我们发现,把爱都给他,不好,使他容易懦弱,缺乏独立性。于是我们又采取一种方法,冷漠。有时候不去理他,看见他哭也不去管他。 这实际上有一个教育方式的问题。作为儿童来讲,在学龄前时期,他有一个亲子恋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越小的孩子,他特别依恋家长,依恋亲人,特别是依恋母亲。他的安全感就建立在一些基础的接触上,比如搂搂他,抱抱他等,使他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假如这个时期,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冷淡他,不抱他,很小的孩子在哭,我们不去管他,他会感觉缺乏安全感。这样缺乏安全感,我们不但没有培养出他的独立性,反而使他胆子变小了,使他害怕了,因为他失去了安全感。 所以我们说教育方法不当,常常会形成他不良的人格,不健康的一些性格。这就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教育方法,不是一种教育方法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一个孩子,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是适宜的。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性化的一个东西。不象我们人是有血有肉的。那么把一个无血无肉的东西放在我们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结合,进行调整,进行调试。所以一个家长是要有头脑的,理智的,充满爱心的。而不是把一些简单的方法移植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结合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调整。 我们给孩子爱,实际上是要让孩子健康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去保护和爱他。比如,原来我们看到孩子摔倒了,我们家长赶快跑过去看看是不是摔破了?是不是摔痛了等等。在这么多人保护下,就使孩子缺乏自由,这样也是一种不好。所以说这个保护的度和量,在什么时间出现,我们怎么去对待都是要我们很好的去把握。 比如有些孩子很神经制,一会怕这个,一会怕那个,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跟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有关系。现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很多不良的一些东西,百分率表现也比较高一些。甚至有一些人有种理论,认为大部分人都处在心理的准健康上面,稍微有一些刺激或者有一些环境的变化,人就承受不了,很脆弱。这就是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的孩子可能也有这样的问题,怕这个,怕那个,很担心,这些可能跟父母的影响和教育方式都有关系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提醒孩子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不要把衣服弄脏,不要把东西弄坏等等,这样孩子在以后做事情时就会有些神经制,他会想不能把衣服弄脏等等,有时候情绪变化就比较多一些。有些人做了一个比喻,当然这个比喻不见得很恰当。他们说孩子总是象在家长的监视下。我们家长的初衷并不是这样,我们都希望孩子很好的发展,但由于我们太观注他,太害怕他出危险,太害怕他生病,太害怕他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太害怕很多很多。这样就造成孩子在超负荷的观注下成长,这样对他的约束就比较多一些。我们就看出作为儿童的人格的形成是和我们的主观愿望、和我们的教育态度、和我们的教育方式的一些不正确是有关系的。当然,人格的形成绝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 社会因素也有影响,老师的教育也有影响,但这些我们都没法控制,这些都不是我们做为家长能把握的,我们所能把握的是个人教育的行为,教养的态度。所以跟我们有关系的,我们要很好的去调整它,这样才有意义。否则我们说了一大堆社会的影响,我们又无能为力,对我们意义就不很实用。从这些方面,做为儿童来讲,我们家长就要从一点一滴去考虑。怎样杜绝或尽量减少由于我们所带来的儿童性格不健全的因素。这是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是解决问题。一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我们要交给孩子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刚才我们谈到教养方式是渗透在各个方面,渗透在散落的,日常生活的很多环节。并不是象老师上课一样,用30分钟专门来教育孩子的性格,让他的性格健康。并不是这样的,而且常常我们的潜性的教育不如隐性的教育效果好。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东西没有交他,他就会了;有些东西我们特别想让他学会,可他却没学会。这就说明教育实际上就有潜性和隐性,而且对于儿童来讲,潜性教育的效果也是不能忽视的。这说说我们在一些场合下,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但是作用在儿童身上,不一定让它显得目的性很强。我们可以让他变得很自然、变得在生活中、在无意中。但对于家长教育者来讲要很有目的,很有意识的,但这种目的这种意识决不要很强化的反应在儿童身上。 比如学单词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很有目的的去进行,这种效果不一定很好。我们可以把它散落在生活中,把这组单词贴在橱柜上等等,这样孩子潜移默化的就学会了。对于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有些事情在主观上要特别重视他,但反映出来的东西不要强压在孩子身上,要把它放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比如创造性的让孩子解决问题就是这样。 在孩子碰到难一些问题,难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去帮他解决。比如,孩子要拿一件东西,但他拿不到,我们不要想都不想就帮他拿下来,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对于这些事,如果我们总是帮他,那他以后就不要动脑筋了,他也不用去考虑独立性的问题。而独立性是和创造性联合在一起的,用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去启发孩子。让他通过自己的办法来形成一些思维的方式和模式,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不要指望着大人,要自己去想办法。如果他把希望都维系在成人身上,在以后要是碰到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不可能都帮他解决,这时,他会显得束手无策。他就很难成为一个自主的、独立的人。他的这种依赖感非常强,这种性格,就对他的生活或工作来讲都是很不利的。所以说让他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看上去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问题,实际上对于他健康的、人格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它是形成一种正确的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模式,让他能独立去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给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来思考,让他自己想出办法,他可能会想出一些办法。对他想出的一些办法,我们要去鼓励他,让他从多种方面去考虑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思维的发散性。有时我们的思维往往走向单向思维,这种单向思维有时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孩子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有时候我们看到社会上,或是在一个集体里,有个孩子特别有威信,慢慢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幼儿的末期六七岁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孩子头,带领一群孩子玩。有的家长就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当一个领导者,总是跟着人家玩呢?这其实跟他点子不多是有关系的。他在群体里面,要别人都跟着他走,他必须要有主意,有点子,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其他的小朋友们就会喜欢和他一起玩。这种点子的形成和许多办法是和我们的训练是有关系的。所以碰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采取这样的训练方法,采取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先让孩子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碰到问题时,家长不要帮他来做决定,要让他自己做决定。 第二个步骤:要想解决的办法。要让他想多种渠道的解决办法,不要只想一种解决的办法。要训练他创造性,发散性,要给他各种各样的途径,和他一起想,他想不出来,家长要提醒他帮他一块想。 第三个步骤:从众多的方法里面选出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经常让孩子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对他创造性,对他解决问题都是很有帮助的。现在非常提倡人的创造性的问题,因为这是与我们的民族有关系的。有时,在教育里面比较强调模仿,强调一致。 比如,曾经有个外国人到幼儿园来听课,他要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之前,他就问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呀?问到一个就说我喜欢学习,再问一个说我喜欢读书,再问下去,就说我喜欢学习,喜欢书。大家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这可能跟老师的教育有关,这也说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不一样性,表现个性化的东西比较少。所以我们现特别强调个性的东西和创造性的东西。假如一个民族没有了创造性,那它就失去了灵魂。人也是这样,老是跟着别人跑,缺乏自己的主见,缺乏创造性的思维,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永远都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所以这种方式,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给孩子,让他独立去解决一些问题。 另外,在这种训练时,一定要和精神结合起来。有时,孩子比较容易幻想"让神仙给我变点什么东西呀,拿个宝葫芦等等"。当然这是神话故事里才有的,我们不能把孩子的生活建立在这些神话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和能够做到结合在一起。 第二个方法是鼓励孩子。鼓励这种方法用的比较普遍,谈的也比较多。因为鼓励对于儿童来讲是一种支源,不仅仅表现在提供物质方面的东西。如果我们表扬他,鼓励他,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一种帮助。帮助他建立自信,帮助他摆脱依赖。在鼓励他时,成人要树立几个态度,做为个体来讲。第一个态度是:要认为孩子是一个有能力,勇敢的人。不要想,我的孩子本身就胆小,我的孩子很内向,让他做这件事不可能。心理上就要树立,他是勇敢的,而且要把这种东西传递给孩子,有时要进行一些训练来鼓励孩子;第二个态度:让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这样类型的孩子。碰到问题不要说,我不行,我做不了,这件事情太难了。作为我们家长来讲,也是这样,碰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应该说,让我们好好想想,有什么很好的方法来解决。不要说"呀,这事太难了,实在没办法,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样是比较消极的,我们要从建设性来引导孩子,让他树立一个不服输的态度;第三点:要相信孩子能承受挫折。这个挫折教育也一直在谈,因为过去总是说孩子太顺了,没有受到过挫折,所以要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有些问题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解决。 从心理学上研究就认为:孩子和母亲是一体话。所谓一体话,就是孩子的一举一动、七情六欲是和母亲连在一起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哭了,这时,家长的心里很不好受,恨不得去打一下欺负他的孩子。这在心理学上来讲,一体话,情绪是富有感染的,往往能够息息相通。所以有时候,我们很想代替孩子的喜、怒、衰、乐等。当孩子受了委屈时,我们就想出来保护他,因为他受委屈就跟家长自己受委屈是一样的,家长情绪的愤怒不低于、不亚于孩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奋不顾身的跑出去,为了保护孩子做出一些事情。这实际上就剥夺了孩子受挫折的机会。所以我们遇到事情不要去代替他,让他感受这种挫折。 比如一个物品,孩子特别想要,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卖的,孩子感觉很委屈。家长看到后就会不遗余力的到处去给他买到。这样实际上就缺少了孩子心理失落、心理没有得到满足的挫折。其实我们就要呈现给他,让他感受到这种挫折,没有买到东西,让他感到心理上的失落,让他感到遗憾,这是一种情绪的体验。在他的情绪中也是五彩缤纷的,不是单调的,不是只有爱、只有好、只有顺风;而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这种挫折不是我们人为的创造,而是生活中本来就有,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生活源源本本给孩子,不要把孩子放在真空里面,让他和生活完全断绝,这样他真正回到生活中,他就会感到承受不了挫折。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认识到,或者我们本身认识到孩子是能够经受挫折的,就要给他提供挫折的机会、给他接受各种挫折的感受。 在我们的性格形成中实际上也有自我情感的东西。这种自我情感是他心灵的丰富,如果他心灵不丰富,他只知道爱,而不知道爱别人,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很幸福,他会变得很自私,在社会中就不能和别人合作。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很怕孩子吃亏,这样就减少了情绪的体验。其实情绪是靠体验得到的,而不是我们给他的。 这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必须在一些情景中、必须在一些场合中、必须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才能感受到的。所以我们要给他这种交往,给他交往过程中一些人之间的冲突的东西。 第四个态度:要让孩子知道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要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不要完全超出自己的能力。因为有时,我们把自己主观的问题给他,会使他在想问题时超出自己的能力。明明自己达不到的东西,非要做到,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对自己要求特别严厉、特别苛刻,在以后生活中会特别苦恼。由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和他的能力是有距离的,他常常用高于自己的能力来要求自己,所以他从来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成功的喜悦。如果一个人没有成功的喜悦,在他反溃刺激方面,总是一种不成功的反溃,他会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沮丧。所以,我们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总是给他一种他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感觉,那么就不利于他的成长。 因为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水平来要求孩子。 第五个态度:让他感到自己在某一个方面是比别人强,非常有能力的。因为孩子总会在某一方面是比别人强的,哪怕是一个细微小的方面,实际上就是要树立他的自信。作为家长本身就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如果家长没有这种认识,就没办法传递给儿童。 第六个态度:告诉孩子能够自己较好的处理所遇到的事情。也就是说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处理一些事情,不要总是依赖成人,依赖家长,不要认为离开大人就不行了。这种思想、这种态度也要传递给孩子,这样他在离开家长以后,他就不会畏缩、不会畏惧,也会感觉自己是很自信的。这样就可以树立他的自信。第三种方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有自主能力,他才能克服困难,才能表现出他的独立性。随着孩子需要的不断、层次的不断发展,他自我需要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扩大,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也要给他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他感受到有些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不一定都要去找家长。 有些做的比较好的父母,他们有些事情不完全是代替孩子去做,而是鼓励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穿衣服。有的幼儿园老师就说"我们在幼儿园里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但是回到家里,家长就不配合我们了。"实际上家长确实有一个和整个教育相配合的问题。因为在幼儿园里,已经让他自己去吃饭,可是回到家里,家长又非要喂他吃饭。这就形成了教育的不一致,一不一致,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很好的表现,常常好的教育效果就被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效果隐没了。所以在这时候要逐渐扩大孩子自主的圈子,扩大他的自主权;另外我们要让他早年做决定,而不是我们代替他做决定。当然他有时候做决定时有些偏差,家长就要去引导他,不能因为他不能很好的去做决定,我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我们要把这个机会给他。 我们家长常常说,我要给他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他学游泳、让他学画画、让他学音乐,我们常常给了他这样的机会,却忽略了他心理发展的机会。这种机会,我们也必须给他,因为这种机会才对他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帮助的,包括在早年时,让他做一些决定,家长要鼓励他自己来做决定;有一些事情就可以把主动权给他,起码和他共同去讨论这件事情。我们要尊重他的人格,有时我们来包办代替,这是爱他的表现,实际上,是我们潜意识的观念问题,我们没有把他当成别人、他人来看待;而是把他看成和你是一体的。其实我们把他看成别人或他人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人格,是尊重他,让他独立存在,而不是把他和家长完全联在一起的。 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他要去骑车,我他给他规定了时间,那他回来的时候晚了半个小时,我们不要当没发生一样;也不要拉过来就打他一下。而是要让他知道他没有按照要求、没有按照规定去做,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他有些惩罚。比如:在十天内不可以骑车,让他知道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是会受到惩罚的。这就是要让他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其实我们对他的这种惩罚,并不是要出出气,而是要让他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应承担什么责任。 第四个技巧: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我们成人都有喜、怒、哀、乐;小孩子也一样,他们也有不安、焦虑、冷漠;还有气愤,有时家长没有满足他时,他就会摔东西,这些都是消极的表现。这些消极的表现是不利于他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帮助他克服这种消极的态度。 我们要想帮他克服这些消极的情绪,也要树立几种思想和观念。 第一种观念:让孩子知道做一件事情时,不仅仅能做好,也可能会做坏。要给他这种想法,不要告诉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样,他就会缺乏一些辩证的看待问题,在他以后走上社会,他也会很苦恼,他会觉得:这件事只能非他,即他。不象过去,很好分辩好与坏。现在人也是很矛盾,判断事情也是这样,假如孩子没有复杂的思维过程,他就会处处碰壁。要在小时候就告诉他这件事情很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 第二点:要让孩子知道,他不仅仅被人爱,也要去爱别人,这是双向的。只有让他知道这是双向的,爱,不象父母所给予他的那么多,而是很多种。在集体中或是幼儿园里,老师的爱不见得都能够一碗水端平,(当然我们的教育是要求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多,照顾不到这么多,尤其是中间的,老师往往是照顾不到的。所以老师有可能不是很喜欢他,不象自己的父母那样去爱他,将来他走向社会大家也不会象父母那样对待他。要让他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要让他知道如果有人没有象父母那样对他,不是不正常,而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因为这样就很沮丧。 第三点:要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的需要和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的。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有可能是得不到的。这几方面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他一些消极的情绪。同时在我们给他一些态度以外,在我们进行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尽量用一些建设性的批评,不要用消极性的批评。比如:孩子表现的比较磨蹭,家长就对他说,"你快点,再不快点,事情就被你耽误了。"这样的说法就是一种消极的批评。所谓建设性的批评实际上就是不针对孩子本身,而是从事物上去出发。就象刚所举的例子,如果家长说,你的动作快一点,要不我们就没法去公园玩了,你不是很想去公园玩吗?你要是太慢了,我们就无法去公园玩了。这样的批评是建设性的批评。这不是对他本身,而是对他所造成的后果,这样的后果对他来讲,还是很重要的,他还是很关注的。我们不是从他本身来批评孩子,而是通过事情来批评他,这样孩子能够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少用消极性的批评;要多用建设性的批评,这样有利于孩子积极情绪的建立。 积极情绪是形成人格的一个润滑剂。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很饱满的情绪,他性格方面就不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面,我们非常强调人的情绪饱满性。如果一个人工作很好,但他总是调动不起积极性,总是很消极。这样的人,很难在一些事情上很好的去完成。因为积极的情绪我们说他是一种润滑剂,它是一种推动的力量。所以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培养也要特别注意,而这个问题又常常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忽视的,常常不自觉的把这些消极的情绪带给了孩子。家长的一些消极情绪也会带给孩子,比如,上一天班很累,下了班之后,回到家很可能就把一些消极的情绪带给了孩子。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要尽量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七彩,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家长给孩子送到一个知识训练的班上,,可孩子很不喜欢,情绪很不好,在家里,家长又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虽然他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对他情绪的伤害是很大的。当然不是不让他去学,而是在学的过程中要怎样去调节他的情绪,怎样帮助他建立积极的情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有一些情景化、游戏化的东西,在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和他一起表演呀、或放上几个小动物,对他说:"你看,小动物在看你表演呢!"这样,他会感觉很高兴。他需要一种氛围和情景来调动他的情绪。 第五点: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力和责任。孩子不仅仅要享受一些东西,他还要有一些权力。联合国儿童人权公约上明确规定了儿童的权力。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他是享有一定的权力的,我们要把它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念去审视他;我们要给他应该享有的权力。这已经不是我们家的问题了,它已经跳越出个人的空间,已经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它享有的权力就包括: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力,我们不要对他说"你什么都不懂,不要说。"这都是不对的,这是你侵犯孩子权力的表现。另外,他有得到爱的权力,你要去爱他,爱护他,因为他是幼小的孩子,需要保护;同时,他有追求兴趣的权力。他要去追求兴趣,我们不要恶制他,非要让他向某一方面发展;另外,他有发挥自我价值的权力,同时,他也有不同意父母意见的权力,也有受到别人注意的权力。这都是他应该享有的权力。 除了他的权力以外,就是他的责任,他也有他的责任,这种责任,我们从小就应该灌输给他,只有这样,他在社会中才会受欢迎。如果,一个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的责任,只会享受,只会索取,那他在社会上就不会受到欢迎。不受欢迎,他就无法和别人打交道,更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承认,那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更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包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让别人来代替他,什么事都要别人来帮他。比如:拿一件东西,他会让父母拿到自己面前,自己躺在沙发上。应该让他明白,他也有责任自己去拿这些东西,并不是大家都要为他服务。同时,等孩子稍大一些,到四五岁的时候 ,他还有责任帮助去帮助别人,他还要关心自己的父母等等,这些都是他的责任,同时,他还要服从和尊重父母,这也是他的责任。 他还有遵守社会公约的责任,社会上的一些公约他必须去遵守。不能随地吐啖,不能采花草,不能攀登呀等等,这些都是他应该遵守的社会公约。同时,他还有体贴别人的责任,还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责任,虽然才能是在你自己身上,但你要把它发挥出来,这是社会负予你的责任。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只有有了健康的人格和个性,那他才是一个幸福的人。虽然我们所说的这些,不能使他成为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我们更需要的是使他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如果我们的家长把孩子的培养定位在这个方面上,就有利于他健康性格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怎样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在独立完成事情比较弱,这时,我们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呢?是技巧问题、还是胆子比较小、还是家长经常陪着玩惯了。应该找一找原因,各方面原因都有。如果是能力方面,很可能缺乏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就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看是他自己动手能力不行,还是没有想到呢,要从这些方面去辅导他,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有一个过程。家长要引导他,陪他一起做游戏等,但要明确告诉他,陪他是为了以后不陪他,是为了逐渐让他自己做。 这时,为了逐渐让他能自理,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如果是能力问题,我们就从能力这方面入手,看是动手能力,还是其他方面,来进行培养。另外一方面是情感的依赖性。可能是家长陪他陪惯了,使他有这样的情感依恋,一旦离开他,他并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依赖你,一离开,他就会觉得不安全,或者不想做,甚至根本就不去做,必须你陪在他旁边,他才肯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逐渐离开他,先要离开他一段时间,比如,和他一起做游戏,分别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当熊妈妈,一个当熊孩子,其中,熊妈妈要出去买东西,这样就可以离开,让他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逐渐离开他一段时间,慢慢的让他独立做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逐渐离开他。 下面我们谈一下如何针对孩子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或碍于自己差别很大的人说话。因为孩子思维很散,不知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他有一个情景氛围,不知该如何处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告诉他:在什么场合下,我们应该怎样去说话、怎么去交往。因为孩子是很喜欢游戏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告诉他,通过一些情节让他感受,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表现。
丛中笑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长、副教授)
所谓儿童的人格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特点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每个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个性,不同特质的人,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品质以及所达到的一些效果,成功的比例是非常不一样的。 有人曾对800个超常的儿童进行研究,根据他们成功的不同程度,分成了很多个组,其中第一组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就是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追踪调查一直到长大了,看他们的成绩。发现头20%的孩子也就是成功的孩子,他们有很多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他们智力方面的区别,更多的是他们人格方面的东西。 例如,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一种品质,另外还有坚持性。除此以外,他们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困难,这就促使了他们的成功。虽然800个儿童都是超常的孩子,但经过追踪发现他们最后成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智力上聪明,智力上超前的孩子都能达到成功。这个成功的关键因素,最终的决定因素或者是起很大程度决定孩子最后的前途和命运的是与人格、性格和个性是至关的,相连的。 在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所表现出的各种品质对其的影响是很大的。他能否与别人合作,是否富有竞争品质的人可以说都影响他今后的成功。我们国家也有人对中外的孩子进行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调查表明共同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最后影响他一生的幸福就要从小培养他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格问题。因为我们对于孩子来讲,不仅仅是要求他成功,要求他智力方面的发展,最终是要给他一种幸福。让他在社会上生活的特别幸福。如果我们说当他长大成人以后成长的特别烦恼,他不知道和别人如何去生存,不知道怎样适应社会,总是唯唯喏喏,在一些公众场合不知道怎样去表现自己。这些品质很可能会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苦恼。 正因如此,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性格也就是人格是怎样塑造起来的!既然他的性格如此重要,我们就要考虑他的性格到底是如何塑造起来的。从心理学来讲,儿童的人格问题是非常庞大的体系,构成人格的要素是非常多的。主要的是三大系统。 一个系统是自我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主要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知道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做错了,怎样去完善自己。那么这些过程都属于自我控制过程。对于儿童来讲,主要包括自信心的建立,尽量降低他的消极成分、要促进他的积极成分、降低他的自卑感。一个人的自信对他的成长来讲是很重要的。 例如,有的孩子并不比别人差,但在幼儿园时,不敢举手发言,或者是站起来不知该说什么。老师拿来很好玩的玩具,有的孩子赶忙上去抢,而他不敢说话,站在老师的后面,这样,有很多的机会是抓不到的。这个跟他背后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关系的。他不敢去拿玩具,不敢说话,表面上是很胆小,实际上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我们从心理深处来分析,他对自己不自信,他怕自己说错了,怕老师批评他。当然也有些外界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对孩子一些教育方面的,一些幼儿园老师在处理上有一些偏差,那就造成了孩子不敢说话,还有教育上要求孩子有一个统一的回答,这就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教育他,如何让他内心增加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是能做到的,能做好的,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是人格里边自我控制系统的一个方面。除了自我控制系统外还包括倾向系统。 倾向系统包括:兴趣、需要、动机。这些都是人格里面的倾向系统。比如,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使我们生活的更好,我们就有行动的动机。儿童虽然不是很明确,而实际上支配他的行为也是和动机有直接关系的。一般来讲,马思诺研究人的需要,把人的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人先要满足最低层的需要如:吃、穿等。然后需要爱,被人爱,被人接受,在一个圈子里面得到别人的认可。最后达成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做为幼小孩子来讲,他需要吃饱,喝足就会很高兴,就会笑,表现出一些良好的行为。作为儿童来讲,他的性格,人格的倾向表现是和需要相联系的。当我们给孩子吃,穿进行满足,常常表现在这方面,这是比较直观的,我们家长很容易注意到这一方面,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所需要的层次也会随着提高。他需要的东西就会不断的增加。 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把他的需要定格在一种比较低的水平。他的需要发展了,范围扩大了,我们又常常用原有的眼光看待孩子。这就造成了他的需要和我们所提供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发现和关心外界的很多事物,他就有自我表现的需要,2--3岁的孩子有自我独立性的需要,什么事情都要"我要什么,我要拿什么等。"开始,我们会觉得很有意思,很可笑,会围着他,因为他和原来不一样了。但是以后,我们并没有把这做为一个心理上发展的东西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他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必要的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要尊重他的需要,从他心里需要,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待他所提出的"我要什么"等等。他不会听从成人的,而不仅仅是觉得很好玩,他和过去比较有变化了。 有些家长就有些性急,他们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应该听从家长的。所以以后,在孩子有些自我要求的时候,家长们往往都会恶制了,就会告诉他要听从家长的,或强迫他接受家长的要求。例如: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长往往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可孩子不愿意。家长就很生气,觉得孩子没有听从自己的,本想让孩子在客人面前露露脸。这样就造成孩子哭哭啼啼的。因为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情绪表达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考虑孩子的性趣,他的爱好,这样就常常会影响他人格健康的发展。他的好奇心还表现在他会问各种事情,曾经达尔文就说过,其实我和别的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平庸的,我没有比别人多什么,就是我比较好奇。因为他的好奇心家长们没有剥夺,而是帮助他,才使他成为一个科学家。 所以说在个性,性格的倾向系统里面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要让儿童的兴趣得到很好的发展,要注意他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 第三个系统就是心理特征系统。其实心理系统就包括了性格,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有的比较外向、有的比较冲动、有的比较谨慎,这些都是性格的表现。除了性格,还有气质,气质是反应人的灵活性,人的反应速度。比如,通过一件事,有人反应就很快,他神经类型就是属于很快的类型。有人就要想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一种神经类型不同,这表现了人的气质,这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就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就是说话、听等一些能力。特殊能力表现在有些孩子爱画画、爱唱歌等等,这都是人格的系统。 人格的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它包括三大系统。包含了又要控制、又有倾向性、又有心理的特征。而且每个系统里面又分很多子系统。向我们所说的心理特征又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一些东西。所以说它的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面,实际上对于幼儿来讲,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每个能力都是同时去发展的,实际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进程。比如,自我能力来讲,2--3岁是第一反抗期。这时他开始认识自我,原来他不认识自我,他把自我跟客观混为一谈,所以他会咬自己的手指,那么到了2--3岁以后,他开始分辩出自我,开始用"我"这个词,他把我和客体就分开了。所以说他有了自我的意识,出现了反抗,我们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他开始特别把"我"和别的东西区分开了。在这个时期,他并不是认为他自己做的事情很对,很好,他并不是从事情的结果来认识的。他更多的认识是把"我"和外界分开。我的事情,我要做的东西,这是他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区分,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的认识。所以在儿童时期是他的性格,个性的形成的最初时期。而且这个时期是对他今后性格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做了研究。 我们俗语有句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很有代表性的说法,而这种说法却恰恰反应了人的幼年时期对人个性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性格来讲是怎样形成的?个性的东西我们怎样来塑造它呢?为什么有时希望孩子变得很自信,"我"有一种理想模式,让孩子胆子很大,但恰恰相反,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尽人意,很胆小,缺乏自信,自卑感很强。不希望孩子的攻击性很强,能够文静一些。但他也没有象我所需要那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心理学上有很多学派。有人认为这是遗传,甚至在家庭中家长们也有这种看法,这种说法变成了个性是遗传影响的。如果我们把个性性格定位为是受遗传所形成的,那么就很消极,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教育无能为力,反正它是一种遗传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遗传的东西,虽然有些克隆的东西,但是在我们医学界来讲,把它变为一个现实,在基因上加以调整。这种手段我们目前还达不到,这时我们就很悲观,因为是遗传造成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教育因素。有这样一些派别争论过程中发现:性格人格的塑造实际上有很大一部会是由于教育方法所影响的。也就是说由于教育方式不同,影响了孩子性格,人格的不同。教育方式实际上有家长,老师的方面。家长中教育方式人格形成的方面占了很重要的因素。这样推来推去,我们就发现家长在儿童的个性,人格形成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孩子的胆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胆子很小,家长肯定不是有意把他塑造成这个样子的。甚至家长会往相反原方向来塑造他。往往有二种家长:一种家长能力特别强,他常常很多事情代替孩子,主观意识特别强,来要求孩子、代替孩子、约束孩子。还有一种家长,本身胆子就比较小,对孩子影响从本身一些做法,虽然他没有强迫孩子去向他学,但这种作用起到暗示孩子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家长在教育方式或自身的影响也好,在性格方面出现胆小情况。象我们说的第一种家长,他往往有种理想模式,这种理想模式是家长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或者表现方面优于其他的孩子。所以说他是一种理想模式。这种理想模式常常和孩子本身有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偏差。作为儿童来讲,不一定开始就成为理想的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完善,可能就不会象家长所要求的那样,要求他做事麻利一些,快一些。但是,他表现慢一些,显得笨拙一些,让他拿一杯牛奶,他可能颤颤微微,或洒了一点,家长就很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笨呀,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或者有的孩子在穿衣服时,因为孩子的协调能力比较差,可能会慢一些,有时孩子做事情时没有自觉性,他边穿边玩,这是孩子心理特点和表现。他不象我们成人穿衣服就一心一意穿衣服,很快就穿完了。他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突然他看见毛毛狗放在那,他很快就会有些联想,他会去摸摸它,或者他听到什么东西就竖起耳朵去听。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不是有目的的,很坚持这个目的去做这件事情。这样就与家长的要求有了距离,家长会看到他衣服怎么还没穿好,怎么还在这玩。这样家长就很性急,就会去说他,在这过程中就会表现情绪激烈一些。这样往往会使孩子很害怕,心里有一种恐惧。有时家长一喊,他心里就有些害怕,这就使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他认为自己做不好,这样在做一些事情时,他会认为自己做不好,这就形成了他缺乏自信,另外我们爱把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有时我们看到幼儿园其他小朋友表现特别好,或者是邻居家的孩子,我们就会对他说,你看,人家小朋友胆子多大,大大方方去发言,你呢,怎么一声不吭呀?这样比较往往也会使孩子造成自卑的心里。他会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我们看孩子胆小的形成,实际上与我们很细微的教育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这种东西常常在家里表现非常多的。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是象家长那样关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他的关注是一个集体,或者是表现比较突出的,或者是表现较差的,而中间的孩子往往是关注不到的。对于我们家长是对个体的教育,家长可以100%的关注孩子,用更多的目光,更多的爱来关注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随时随地的,非常大的。这种影响最终导致的是性格的一些塑造。性格的塑造方面,我们总结一下,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性格,就家长方面而言有三点。 第一点:家长常常以主观出发,不考虑儿童的实际,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几方面。有时与家长聊天,家长就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上大学,那么孩子不管怎样也要让他上大学,我哪些方面没有实现等。就有一种补尝的心理。同时家长也看到社会的竞争性。也感觉在这种竞争社会中,要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家长的这种主观意识是非常强的。有时,我们为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可能会吃到各种苦头,付出很多代价,不惜余力的做各种事情,这实际上就是主观愿望。我们希望孩子如何如何,当然这种希望是很好的,是一个非常积极因素,但是我们这种主观愿望必须要和儿童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如我们超越了儿童的实际,常常是适得其反,我们让孩子达到一个水平,可是孩子达不到,对于他来讲,他会觉得很痛苦。他虽然不会用词来概括,但在他的心理会留下阴影,他就会感觉生活很苦。 比如,有时我们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等,在我们一些社会办学的班里面,也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时,他就会用专业的眼光来要求他。当然,孩子应该吃点苦,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吃苦,要在他能承受的前提下,能符合孩子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什么有孩子不愿意学钢琴,打坏钢琴,弹坏手指的情况,这就与孩子的实际发展,他的承受能力有了太大的距离。这样积攒下来,到某一天,他就会爆发出来。现在我们看小学生出走也好,自杀也好,这样一些社会现象,并不是一天二天造成的,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使孩子感觉不堪负重,就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说让孩子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那么大的压力放在他身上,他会感觉很苦,生活没有了色彩。我们过去感觉很苦,是表现在吃,穿方面,但是我们的自由空间很大。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吃,穿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他们心理自由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压抑,他感到不快乐。 曾经有一个哲人,他曾说:"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是快乐!他的快乐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如果什么都不喜欢,都是外在的,强加给他的东西,他就失去了心灵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把主观的一些看法,毫无选择的强加在他身上,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在教育态度方面。在教育态度上有时表现比较性急,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包括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有时会流露或透露一些。这就是我们教养态度,不是一种能够正式孩子的成长面,是"我的孩子要发展比别人好,或者认为我的孩子本身有哪些特长,就应该比别人好。这样,可能就是一种心态方面的调整,实际上作为儿童来讲,区别不是很大的。一般来讲,作为儿童的区别在于二点。 一方面,儿童的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儿童说话快一些,有的说话慢一些,家长不要看到别的孩子说话快一点,背儿歌多一些就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笨了,也要他超过人家或和人家一样。那么这种比较,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态度和心态,儿童的发展本身存在着五个手指不一样齐的情况。可能有这方面发展慢,但在动作方面发展是快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可能有些地方是比别人要强的。所以说这种发展的速度,我们不要去追求一致,不要别人有的速度,我们也一定要按照那个速度。每个人经历的过程、接受能力、他的神经类型都是不一样的。象我们的长相都不一样,你非要让他的发展一致,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不同,就是他的发展方面不同。刚才已经说了,有的孩子是这方面发展,有的孩子是那方面发展,所以,你不要拿别的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我们应该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有速度上的不同,和各种方面的不同,是有二个不同。所以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态度。再认识我们的孩子时,就会知道孩子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可能慢一些,别人二遍能记住的,可能我的孩子要四遍才记住。那么他这方面慢一些,在其他方面要比别的孩子好。要增强孩子的自信,不要总是说"你看,你不如人家"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健康的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 第三个影响方面是:教育方式不当。我们常常会有些教育方式不当的情况。最近我看了一个报导就谈到有些家长在看了一些育儿的书后,知道对孩子太爱了也不好,有些时候采取一些冷漠的态度。比如,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当孩子大哭的时候,故意不理他。对他说,不要哭了,要坚强一些,自己处理这些事情等等。在过去的宣传,我们常常爱走两极。有时候把所有的爱都给他。然后我们发现,把爱都给他,不好,使他容易懦弱,缺乏独立性。于是我们又采取一种方法,冷漠。有时候不去理他,看见他哭也不去管他。 这实际上有一个教育方式的问题。作为儿童来讲,在学龄前时期,他有一个亲子恋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越小的孩子,他特别依恋家长,依恋亲人,特别是依恋母亲。他的安全感就建立在一些基础的接触上,比如搂搂他,抱抱他等,使他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假如这个时期,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冷淡他,不抱他,很小的孩子在哭,我们不去管他,他会感觉缺乏安全感。这样缺乏安全感,我们不但没有培养出他的独立性,反而使他胆子变小了,使他害怕了,因为他失去了安全感。 所以我们说教育方法不当,常常会形成他不良的人格,不健康的一些性格。这就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教育方法,不是一种教育方法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一个孩子,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是适宜的。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性化的一个东西。不象我们人是有血有肉的。那么把一个无血无肉的东西放在我们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结合,进行调整,进行调试。所以一个家长是要有头脑的,理智的,充满爱心的。而不是把一些简单的方法移植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结合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调整。 我们给孩子爱,实际上是要让孩子健康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去保护和爱他。比如,原来我们看到孩子摔倒了,我们家长赶快跑过去看看是不是摔破了?是不是摔痛了等等。在这么多人保护下,就使孩子缺乏自由,这样也是一种不好。所以说这个保护的度和量,在什么时间出现,我们怎么去对待都是要我们很好的去把握。 比如有些孩子很神经制,一会怕这个,一会怕那个,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跟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有关系。现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很多不良的一些东西,百分率表现也比较高一些。甚至有一些人有种理论,认为大部分人都处在心理的准健康上面,稍微有一些刺激或者有一些环境的变化,人就承受不了,很脆弱。这就是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的孩子可能也有这样的问题,怕这个,怕那个,很担心,这些可能跟父母的影响和教育方式都有关系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提醒孩子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不要把衣服弄脏,不要把东西弄坏等等,这样孩子在以后做事情时就会有些神经制,他会想不能把衣服弄脏等等,有时候情绪变化就比较多一些。有些人做了一个比喻,当然这个比喻不见得很恰当。他们说孩子总是象在家长的监视下。我们家长的初衷并不是这样,我们都希望孩子很好的发展,但由于我们太观注他,太害怕他出危险,太害怕他生病,太害怕他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太害怕很多很多。这样就造成孩子在超负荷的观注下成长,这样对他的约束就比较多一些。我们就看出作为儿童的人格的形成是和我们的主观愿望、和我们的教育态度、和我们的教育方式的一些不正确是有关系的。当然,人格的形成绝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 社会因素也有影响,老师的教育也有影响,但这些我们都没法控制,这些都不是我们做为家长能把握的,我们所能把握的是个人教育的行为,教养的态度。所以跟我们有关系的,我们要很好的去调整它,这样才有意义。否则我们说了一大堆社会的影响,我们又无能为力,对我们意义就不很实用。从这些方面,做为儿童来讲,我们家长就要从一点一滴去考虑。怎样杜绝或尽量减少由于我们所带来的儿童性格不健全的因素。这是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是解决问题。一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我们要交给孩子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刚才我们谈到教养方式是渗透在各个方面,渗透在散落的,日常生活的很多环节。并不是象老师上课一样,用30分钟专门来教育孩子的性格,让他的性格健康。并不是这样的,而且常常我们的潜性的教育不如隐性的教育效果好。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东西没有交他,他就会了;有些东西我们特别想让他学会,可他却没学会。这就说明教育实际上就有潜性和隐性,而且对于儿童来讲,潜性教育的效果也是不能忽视的。这说说我们在一些场合下,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但是作用在儿童身上,不一定让它显得目的性很强。我们可以让他变得很自然、变得在生活中、在无意中。但对于家长教育者来讲要很有目的,很有意识的,但这种目的这种意识决不要很强化的反应在儿童身上。 比如学单词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我们很有目的的去进行,这种效果不一定很好。我们可以把它散落在生活中,把这组单词贴在橱柜上等等,这样孩子潜移默化的就学会了。对于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有些事情在主观上要特别重视他,但反映出来的东西不要强压在孩子身上,要把它放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比如创造性的让孩子解决问题就是这样。 在孩子碰到难一些问题,难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去帮他解决。比如,孩子要拿一件东西,但他拿不到,我们不要想都不想就帮他拿下来,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对于这些事,如果我们总是帮他,那他以后就不要动脑筋了,他也不用去考虑独立性的问题。而独立性是和创造性联合在一起的,用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去启发孩子。让他通过自己的办法来形成一些思维的方式和模式,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不要指望着大人,要自己去想办法。如果他把希望都维系在成人身上,在以后要是碰到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不可能都帮他解决,这时,他会显得束手无策。他就很难成为一个自主的、独立的人。他的这种依赖感非常强,这种性格,就对他的生活或工作来讲都是很不利的。所以说让他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看上去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问题,实际上对于他健康的、人格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它是形成一种正确的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模式,让他能独立去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给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来思考,让他自己想出办法,他可能会想出一些办法。对他想出的一些办法,我们要去鼓励他,让他从多种方面去考虑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思维的发散性。有时我们的思维往往走向单向思维,这种单向思维有时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孩子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有时候我们看到社会上,或是在一个集体里,有个孩子特别有威信,慢慢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幼儿的末期六七岁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孩子头,带领一群孩子玩。有的家长就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当一个领导者,总是跟着人家玩呢?这其实跟他点子不多是有关系的。他在群体里面,要别人都跟着他走,他必须要有主意,有点子,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其他的小朋友们就会喜欢和他一起玩。这种点子的形成和许多办法是和我们的训练是有关系的。所以碰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都应该采取这样的训练方法,采取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先让孩子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碰到问题时,家长不要帮他来做决定,要让他自己做决定。 第二个步骤:要想解决的办法。要让他想多种渠道的解决办法,不要只想一种解决的办法。要训练他创造性,发散性,要给他各种各样的途径,和他一起想,他想不出来,家长要提醒他帮他一块想。 第三个步骤:从众多的方法里面选出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经常让孩子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对他创造性,对他解决问题都是很有帮助的。现在非常提倡人的创造性的问题,因为这是与我们的民族有关系的。有时,在教育里面比较强调模仿,强调一致。 比如,曾经有个外国人到幼儿园来听课,他要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之前,他就问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呀?问到一个就说我喜欢学习,再问一个说我喜欢读书,再问下去,就说我喜欢学习,喜欢书。大家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这可能跟老师的教育有关,这也说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不一样性,表现个性化的东西比较少。所以我们现特别强调个性的东西和创造性的东西。假如一个民族没有了创造性,那它就失去了灵魂。人也是这样,老是跟着别人跑,缺乏自己的主见,缺乏创造性的思维,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永远都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所以这种方式,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给孩子,让他独立去解决一些问题。 另外,在这种训练时,一定要和精神结合起来。有时,孩子比较容易幻想"让神仙给我变点什么东西呀,拿个宝葫芦等等"。当然这是神话故事里才有的,我们不能把孩子的生活建立在这些神话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和能够做到结合在一起。 第二个方法是鼓励孩子。鼓励这种方法用的比较普遍,谈的也比较多。因为鼓励对于儿童来讲是一种支源,不仅仅表现在提供物质方面的东西。如果我们表扬他,鼓励他,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一种帮助。帮助他建立自信,帮助他摆脱依赖。在鼓励他时,成人要树立几个态度,做为个体来讲。第一个态度是:要认为孩子是一个有能力,勇敢的人。不要想,我的孩子本身就胆小,我的孩子很内向,让他做这件事不可能。心理上就要树立,他是勇敢的,而且要把这种东西传递给孩子,有时要进行一些训练来鼓励孩子;第二个态度:让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这样类型的孩子。碰到问题不要说,我不行,我做不了,这件事情太难了。作为我们家长来讲,也是这样,碰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应该说,让我们好好想想,有什么很好的方法来解决。不要说"呀,这事太难了,实在没办法,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样是比较消极的,我们要从建设性来引导孩子,让他树立一个不服输的态度;第三点:要相信孩子能承受挫折。这个挫折教育也一直在谈,因为过去总是说孩子太顺了,没有受到过挫折,所以要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有些问题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解决。 从心理学上研究就认为:孩子和母亲是一体话。所谓一体话,就是孩子的一举一动、七情六欲是和母亲连在一起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哭了,这时,家长的心里很不好受,恨不得去打一下欺负他的孩子。这在心理学上来讲,一体话,情绪是富有感染的,往往能够息息相通。所以有时候,我们很想代替孩子的喜、怒、衰、乐等。当孩子受了委屈时,我们就想出来保护他,因为他受委屈就跟家长自己受委屈是一样的,家长情绪的愤怒不低于、不亚于孩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奋不顾身的跑出去,为了保护孩子做出一些事情。这实际上就剥夺了孩子受挫折的机会。所以我们遇到事情不要去代替他,让他感受这种挫折。 比如一个物品,孩子特别想要,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卖的,孩子感觉很委屈。家长看到后就会不遗余力的到处去给他买到。这样实际上就缺少了孩子心理失落、心理没有得到满足的挫折。其实我们就要呈现给他,让他感受到这种挫折,没有买到东西,让他感到心理上的失落,让他感到遗憾,这是一种情绪的体验。在他的情绪中也是五彩缤纷的,不是单调的,不是只有爱、只有好、只有顺风;而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这种挫折不是我们人为的创造,而是生活中本来就有,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生活源源本本给孩子,不要把孩子放在真空里面,让他和生活完全断绝,这样他真正回到生活中,他就会感到承受不了挫折。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认识到,或者我们本身认识到孩子是能够经受挫折的,就要给他提供挫折的机会、给他接受各种挫折的感受。 在我们的性格形成中实际上也有自我情感的东西。这种自我情感是他心灵的丰富,如果他心灵不丰富,他只知道爱,而不知道爱别人,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很幸福,他会变得很自私,在社会中就不能和别人合作。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很怕孩子吃亏,这样就减少了情绪的体验。其实情绪是靠体验得到的,而不是我们给他的。 这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必须在一些情景中、必须在一些场合中、必须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才能感受到的。所以我们要给他这种交往,给他交往过程中一些人之间的冲突的东西。 第四个态度:要让孩子知道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要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不要完全超出自己的能力。因为有时,我们把自己主观的问题给他,会使他在想问题时超出自己的能力。明明自己达不到的东西,非要做到,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对自己要求特别严厉、特别苛刻,在以后生活中会特别苦恼。由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和他的能力是有距离的,他常常用高于自己的能力来要求自己,所以他从来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成功的喜悦。如果一个人没有成功的喜悦,在他反溃刺激方面,总是一种不成功的反溃,他会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沮丧。所以,我们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总是给他一种他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感觉,那么就不利于他的成长。 因为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水平来要求孩子。 第五个态度:让他感到自己在某一个方面是比别人强,非常有能力的。因为孩子总会在某一方面是比别人强的,哪怕是一个细微小的方面,实际上就是要树立他的自信。作为家长本身就应该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如果家长没有这种认识,就没办法传递给儿童。 第六个态度:告诉孩子能够自己较好的处理所遇到的事情。也就是说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处理一些事情,不要总是依赖成人,依赖家长,不要认为离开大人就不行了。这种思想、这种态度也要传递给孩子,这样他在离开家长以后,他就不会畏缩、不会畏惧,也会感觉自己是很自信的。这样就可以树立他的自信。第三种方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有自主能力,他才能克服困难,才能表现出他的独立性。随着孩子需要的不断、层次的不断发展,他自我需要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扩大,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也要给他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他感受到有些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不一定都要去找家长。 有些做的比较好的父母,他们有些事情不完全是代替孩子去做,而是鼓励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穿衣服。有的幼儿园老师就说"我们在幼儿园里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但是回到家里,家长就不配合我们了。"实际上家长确实有一个和整个教育相配合的问题。因为在幼儿园里,已经让他自己去吃饭,可是回到家里,家长又非要喂他吃饭。这就形成了教育的不一致,一不一致,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很好的表现,常常好的教育效果就被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效果隐没了。所以在这时候要逐渐扩大孩子自主的圈子,扩大他的自主权;另外我们要让他早年做决定,而不是我们代替他做决定。当然他有时候做决定时有些偏差,家长就要去引导他,不能因为他不能很好的去做决定,我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我们要把这个机会给他。 我们家长常常说,我要给他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他学游泳、让他学画画、让他学音乐,我们常常给了他这样的机会,却忽略了他心理发展的机会。这种机会,我们也必须给他,因为这种机会才对他健康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帮助的,包括在早年时,让他做一些决定,家长要鼓励他自己来做决定;有一些事情就可以把主动权给他,起码和他共同去讨论这件事情。我们要尊重他的人格,有时我们来包办代替,这是爱他的表现,实际上,是我们潜意识的观念问题,我们没有把他当成别人、他人来看待;而是把他看成和你是一体的。其实我们把他看成别人或他人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人格,是尊重他,让他独立存在,而不是把他和家长完全联在一起的。 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他要去骑车,我他给他规定了时间,那他回来的时候晚了半个小时,我们不要当没发生一样;也不要拉过来就打他一下。而是要让他知道他没有按照要求、没有按照规定去做,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他有些惩罚。比如:在十天内不可以骑车,让他知道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是会受到惩罚的。这就是要让他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其实我们对他的这种惩罚,并不是要出出气,而是要让他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应承担什么责任。 第四个技巧: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我们成人都有喜、怒、哀、乐;小孩子也一样,他们也有不安、焦虑、冷漠;还有气愤,有时家长没有满足他时,他就会摔东西,这些都是消极的表现。这些消极的表现是不利于他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帮助他克服这种消极的态度。 我们要想帮他克服这些消极的情绪,也要树立几种思想和观念。 第一种观念:让孩子知道做一件事情时,不仅仅能做好,也可能会做坏。要给他这种想法,不要告诉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样,他就会缺乏一些辩证的看待问题,在他以后走上社会,他也会很苦恼,他会觉得:这件事只能非他,即他。不象过去,很好分辩好与坏。现在人也是很矛盾,判断事情也是这样,假如孩子没有复杂的思维过程,他就会处处碰壁。要在小时候就告诉他这件事情很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 第二点:要让孩子知道,他不仅仅被人爱,也要去爱别人,这是双向的。只有让他知道这是双向的,爱,不象父母所给予他的那么多,而是很多种。在集体中或是幼儿园里,老师的爱不见得都能够一碗水端平,(当然我们的教育是要求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多,照顾不到这么多,尤其是中间的,老师往往是照顾不到的。所以老师有可能不是很喜欢他,不象自己的父母那样去爱他,将来他走向社会大家也不会象父母那样对待他。要让他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要让他知道如果有人没有象父母那样对他,不是不正常,而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因为这样就很沮丧。 第三点:要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的需要和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的。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有可能是得不到的。这几方面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他一些消极的情绪。同时在我们给他一些态度以外,在我们进行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尽量用一些建设性的批评,不要用消极性的批评。比如:孩子表现的比较磨蹭,家长就对他说,"你快点,再不快点,事情就被你耽误了。"这样的说法就是一种消极的批评。所谓建设性的批评实际上就是不针对孩子本身,而是从事物上去出发。就象刚所举的例子,如果家长说,你的动作快一点,要不我们就没法去公园玩了,你不是很想去公园玩吗?你要是太慢了,我们就无法去公园玩了。这样的批评是建设性的批评。这不是对他本身,而是对他所造成的后果,这样的后果对他来讲,还是很重要的,他还是很关注的。我们不是从他本身来批评孩子,而是通过事情来批评他,这样孩子能够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少用消极性的批评;要多用建设性的批评,这样有利于孩子积极情绪的建立。 积极情绪是形成人格的一个润滑剂。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很饱满的情绪,他性格方面就不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面,我们非常强调人的情绪饱满性。如果一个人工作很好,但他总是调动不起积极性,总是很消极。这样的人,很难在一些事情上很好的去完成。因为积极的情绪我们说他是一种润滑剂,它是一种推动的力量。所以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培养也要特别注意,而这个问题又常常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忽视的,常常不自觉的把这些消极的情绪带给了孩子。家长的一些消极情绪也会带给孩子,比如,上一天班很累,下了班之后,回到家很可能就把一些消极的情绪带给了孩子。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要尽量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七彩,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家长给孩子送到一个知识训练的班上,,可孩子很不喜欢,情绪很不好,在家里,家长又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虽然他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对他情绪的伤害是很大的。当然不是不让他去学,而是在学的过程中要怎样去调节他的情绪,怎样帮助他建立积极的情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有一些情景化、游戏化的东西,在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和他一起表演呀、或放上几个小动物,对他说:"你看,小动物在看你表演呢!"这样,他会感觉很高兴。他需要一种氛围和情景来调动他的情绪。 第五点: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力和责任。孩子不仅仅要享受一些东西,他还要有一些权力。联合国儿童人权公约上明确规定了儿童的权力。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他是享有一定的权力的,我们要把它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念去审视他;我们要给他应该享有的权力。这已经不是我们家的问题了,它已经跳越出个人的空间,已经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它享有的权力就包括: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力,我们不要对他说"你什么都不懂,不要说。"这都是不对的,这是你侵犯孩子权力的表现。另外,他有得到爱的权力,你要去爱他,爱护他,因为他是幼小的孩子,需要保护;同时,他有追求兴趣的权力。他要去追求兴趣,我们不要恶制他,非要让他向某一方面发展;另外,他有发挥自我价值的权力,同时,他也有不同意父母意见的权力,也有受到别人注意的权力。这都是他应该享有的权力。 除了他的权力以外,就是他的责任,他也有他的责任,这种责任,我们从小就应该灌输给他,只有这样,他在社会中才会受欢迎。如果,一个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的责任,只会享受,只会索取,那他在社会上就不会受到欢迎。不受欢迎,他就无法和别人打交道,更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承认,那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更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包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让别人来代替他,什么事都要别人来帮他。比如:拿一件东西,他会让父母拿到自己面前,自己躺在沙发上。应该让他明白,他也有责任自己去拿这些东西,并不是大家都要为他服务。同时,等孩子稍大一些,到四五岁的时候 ,他还有责任帮助去帮助别人,他还要关心自己的父母等等,这些都是他的责任,同时,他还要服从和尊重父母,这也是他的责任。 他还有遵守社会公约的责任,社会上的一些公约他必须去遵守。不能随地吐啖,不能采花草,不能攀登呀等等,这些都是他应该遵守的社会公约。同时,他还有体贴别人的责任,还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责任,虽然才能是在你自己身上,但你要把它发挥出来,这是社会负予你的责任。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只有有了健康的人格和个性,那他才是一个幸福的人。虽然我们所说的这些,不能使他成为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我们更需要的是使他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如果我们的家长把孩子的培养定位在这个方面上,就有利于他健康性格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怎样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在独立完成事情比较弱,这时,我们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呢?是技巧问题、还是胆子比较小、还是家长经常陪着玩惯了。应该找一找原因,各方面原因都有。如果是能力方面,很可能缺乏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就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看是他自己动手能力不行,还是没有想到呢,要从这些方面去辅导他,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有一个过程。家长要引导他,陪他一起做游戏等,但要明确告诉他,陪他是为了以后不陪他,是为了逐渐让他自己做。 这时,为了逐渐让他能自理,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如果是能力问题,我们就从能力这方面入手,看是动手能力,还是其他方面,来进行培养。另外一方面是情感的依赖性。可能是家长陪他陪惯了,使他有这样的情感依恋,一旦离开他,他并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依赖你,一离开,他就会觉得不安全,或者不想做,甚至根本就不去做,必须你陪在他旁边,他才肯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逐渐离开他,先要离开他一段时间,比如,和他一起做游戏,分别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当熊妈妈,一个当熊孩子,其中,熊妈妈要出去买东西,这样就可以离开,让他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逐渐离开他一段时间,慢慢的让他独立做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一下子就不管他,要逐渐离开他。 下面我们谈一下如何针对孩子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或碍于自己差别很大的人说话。因为孩子思维很散,不知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他有一个情景氛围,不知该如何处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告诉他:在什么场合下,我们应该怎样去说话、怎么去交往。因为孩子是很喜欢游戏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告诉他,通过一些情节让他感受,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表现。
东方之星幼教讲座(下)
周谟圣 2002-09-11 01:01
第十五讲:培养幼儿学习、探索精神
王月媛
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阶段。比如:我曾经问过一些小朋友:玉米有花吗?小朋友们都说没有花。因为他们觉得花就是很漂亮的,一朵一朵的。我对他们 说,再仔细看一下,玉米到底有没有花?有的小朋友举起手说有花,在大铁桶里。当时,我没有听懂,让他再说一遍,他又说,玉米有花,在大铁桶里呢!后业我才想起,原来他说的是爆米花。所以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是不一样的。 直接行动性指的是二、三岁的孩子。他们是一边做,一边说,一边在思考。他是通过行动来思考问题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直接行动性的。到了四岁以后,五、六岁的时候就是具体形象性。他的思维只能通过原有留在脑子里的一些表象,来思考一些问题的。这是幼儿学习的一个特点。这是第一个特点,就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时期。 第二个特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我们说幼儿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时期。孩子整天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其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比较低一级层次的提问,是"是与不是"的提问。高一点的提问就是"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 我曾经统计过孩子的提问。我在做科研的时候,拿着录音机到幼儿园每个班去,让孩子们提问,对他们说:"你们各种问题都可以提问,问的越多越好,以后老师再慢慢告诉你们。"让每个班提十分钟的问题,把它录下来,再整理出来,来分析它提的都是哪些问题、提的种类是多少、提问的性质是什么? 几个班一对比,就能看出来,提问的数量不一样、孩子的求知欲望不一样、提问的种类、类别不一样、提问的深度不一样,是刨根问底的不断的思考一些问题呢?还是浮浅的问一下。所以,孩子是提问最多的时期。 下面,我们讲一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看看家长们是不是听过这样的问题吗?是不是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他们提的自然的关于动、植物的问题,他们所提问题共有一千多种,其中自然方面的有31.3%,关于人体的有30%,关于文化的就是语言、童话、宗教、生活等等有35.9%、关于社会的问题有10%、关于环境的一些问题是9.1%,关于自身是3.7%,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孩子渴望了解世界,他希望了解周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关于动、植物方面问题:蛇没有腿,为什么会跑?大家想一想,哪些是能回答的,哪些是不能回答的。恐龙为什么都死了?乌龟耳朵在哪?香蕉没有种子是怎么种的?这些是关于动、植物的一些例子 。 关于人体:孩子问,为什么男的高,女的矮?为什么有白人和黑人?人的肚子里有什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多) 关于物理现象的:有一个孩子学小提琴,他就问:小提琴只有四根弦,我用手去弹,为什么能弹出这么多曲子?有一个孩子用圆鱼缸养了一些金鱼,他问,为什么从上面看鱼是小的,从旁边看鱼是大的?车子停的时候我们会什么会摔倒? 关于天文、地理的:天的上面有什么?地的下面有什么?星星掉下来为什么变成石头?为什么夏天打雷,冬天不打雷? 关于科技的也是问的很多的:主要是身边的,录音机为什么会录下我的声音?鞠萍姐姐为什么能跟我在里面说话,我为什么不能跟她说话?等等,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这就是他们的好奇、好问。 有时候,他们也有破坏性的行为,在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也是好奇心、一种探索精神。比如,有一天,一个家长跑来告状,说:"我的孩子没法办了,我在给他洗衣服时,已经洗出两条毛毛虫了。"这个小孩特别喜欢抓虫子,是很特别的,一般要出去玩,他都不去,他就去跑到一个墙脚去挖虫子。如果看到蚂蚁搬家,他能蹲那看半天。 还有一次,幼儿园的鱼缸里养了很多金鱼,第二天早上,金鱼全部死掉了,老师们就猜,准是某某某干的,最后一了解还真是那个孩子干的。因为我们这个班是实验班,老师的观念有些转变,就没有直接去批评这个孩子,如果按平常就会认为这个孩子非常淘气,老师就会去批评他,这次,老师就先了解一下。了解的结果是:因为个班前几天有人得了肝炎,得了肝炎老师要消毒,要往地上撒来苏水,这时,他就问老师,这是在干什么,撒这些干什么?老师说,我撒的是药,撒了以后,你们就不得病了。所以,他想着不 得病,趁着老师不注意,把一瓶的来苏水全都倒在了鱼缸里,把鱼全都毒死了。他是好心,结果把鱼给害死了。 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去捉虫子。有一次,抓到一个青蛙是一只眼的。到了冬天,青蛙就开始冬眠。当时,我们拿一个大盆,大盆里放了沙子,青蛙就养在那里,把大盆放到阳台上,青蛙就开始冬眠,往沙子里钻。把大盆拿到屋里来,它就不冬眠,不往里钻。这样,孩子们都知道并不是冬天青蛙一定要冬眠,而是冷了,它才冬眠呢!到屋里就不冬眠,搬出去就冬眠。青蛙冬眠的时候并不是挖个洞钻进去,而是坐在沙土上,用两只后腿蹬沙土,然后身子一点一点进去,最后,剩下一个脑袋再用两只前腿一糊就把自己埋在里面了。 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青蛙冬眠,孩子们就觉得特别好玩。青蛙钻进去了,他们就把它挖出来,钻进去了就又挖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应该去阻止,因为这样会把青蛙累死的,但我没有去阻止,这说明孩子的探索精神。所以,有时我们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的,就往往不会理解孩子。这是孩子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孩子是在活动中学习的。很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教给孩子学什么东西,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知识。 从我自己的实践里,我也有过很多教训。因为我是从小喜欢数、理、化的人,是很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幼教界。所以, 我当初很希望在我培养的孩子身上下些工夫,能够让他们多出些科学家、工程师;多一些大学生、留学生。所以我拼命在孩子身上下工夫,尤其是文革之后,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给孩子什么都讲:生光电磁、平衡、磨擦、热胀冷缩、卫星上天等等,而且想了很多办法、准备了很多教具、编了很多儿歌来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训。当时我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我认为 我讲的东西孩子能学会、能记住、也能说出来。很多人来看课,都认为很好:这班孩子真聪明。 七九年我开始搞科研。科研以后就不能凭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靠事实来说话了。所以,那时我所有的活动都要录音,晚上要用几倍的时间来把这些录音整理出来,进行分析,这些活动哪些我提了多少个问题、每个孩子回答了几次、哪些孩子没有回答。孩子为什么回答?为什么样没回答?我应该怎么做?经过这些统计和分析,我发现很多问题是让孩子重复说我的话,而事实这些不是孩子真正的东西。通过几件事情对我教训很大。 有一次,我给孩子讲"风"是怎么形成的?我做了象桌子一样大的模型,里面做了一个小房子,房子上面插了一根香香点着以后,就往上冒烟。旁边又做了一棵树,用纸做了柳条都垂下来了;这面是玻璃,玻璃上面贴了一个太阳,玻璃后面藏了一个蜡烛;在盒子上面挖了一个洞,然后就给孩子演示。把蜡烛点燃了以后说:太阳火辣辣的晒着,把大地都晒热了,空气上升,其他地方的空气都流过来,这样就形成了风,垂着的柳条也都飘起来了,等等。这样,孩子们很注意,很开心,好象是变戏法似的。然后孩子们也会说了热空气上升等等,有的孩子会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这样是不是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了呢?等过了十几天,我们就开始测查孩子,因为幼儿园是不能考试,就把孩子一个一个叫过来问:"风是怎么形成的"?结果大多数孩子还是说风是天上刮的。我就觉得白费工夫了,费了那么大的劲,做教具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风是从洞里刮的,因为当时我所做的教具就是让风从洞里刮出的,所以有的孩子会这么说。还有的孩子很会联想,他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因为,他看到我的教具风是从洞里刮出的,他就联想到天上也有一个大洞,就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 后来我还是不服输的,我就给四个班都做了这种实验,再比较、再来测查。有一个赵老师,她比我还不认输,她说我拼命要交,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所以,她下了很大的工功夫,上课也交,下课也交,不断的给孩子讲。最后测查的统计分析:四个班能说定义最高的那个班,就是赵老师的那个班是77.6%,能把空气流动形成风说出来的;对空气 流动能解释的最高的班也是赵老师的班48%,能达到这么高是很不错的,但真正不能回答的和错误的还是占绝大多数;总的来说不能回答与错误的占68%。 后来我觉得这个试验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我就又推广到全国八个城市,让他们做这个实验。最后的结果是:回答的什么都有,五花八门。这说明什么呢?我就是想说明孩子如果重述成人教给他的东西,就不是他真正的知识,会重述不等于理解。我们对孩子的一个美好愿望要跟孩子的实际相结合,我们教师一些创新的态度要和科学的精神相结合。这就说明孩子必须通过他实际的操作、实际的去接触。儿童的学习是和成人不同的,成人是怎么学习的呢?中学生可能通过演算推理来证明一个新的公式。小学生就不能这样交,小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讲解来理解一个新的概念。幼儿怎么来学习呢?幼儿不能只通过语言的讲解来学习,必须从直接接触、充分感知,眼鼻口等各个感官去充分感知、积累经验开始。所以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在活动中开始,是和成人、高中生、小学生是不同的;而且孩子学习掌握的概念是和成人是不同的。 幼儿阶段掌握的概念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不追求精确的科学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多人来批评,有人说:你们说公鸡有大尾巴不科学、菊花不是一朵花,而是每一个花瓣就是一朵花、有人说蜻蜒有两只大眼睛不科学,而是由千万只眼睛组成的副眼。儿童阶段是否要掌握这些呢?我们说儿童阶段没有必要掌握这些,儿童掌握的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是不十分精确、不十分科学但不是错误的。这是不同层次的概念,这是儿童学习的一个特点。 从这些看,我们到底要交孩子什么?孩子 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如何教会孩子学习和探索? 第一个小问题:学习什么有益于终生?在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家长一个问题,男孩和女孩哪个聪明?有人说是男孩,也有人说女孩?有很多人都相信男孩比女孩聪明?情况到底是怎样呢? ] 我在搞科研时,每学期、每年都要测查孩子。测查以后,我把测查的分数分成两组,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进行对比。结果是:男孩女孩总分没有差异,在幼儿阶段就没有差异。只是说女孩在各别项目比男孩高,男孩在各别项目比女孩高。比如说女孩子在语言方面比男孩高;在创造性问题上男孩子比女孩子高。 后来我想:到底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呢?有人说淘气的孩子聪明。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又做了一个比较。我就把淘气的孩子分成一组,聪明的分成一组,这两组孩子进行对比。结果仍然没有差异,孩子们的总分基本一样,还是个别项目有差异。所以我就又想,这两个都没有差异,到底是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 后来我把孩子又重新分组,按学习方法分成两组。一组是:探究型的学习方式;一组是:记忆型的学习方式。哪些叫探究型的呢?就是把那些经常爱提问的孩子,有时候上课不一定很专心,但只要他感兴趣的就特别专心,能够专注一个小时以上。还有的孩子上课不怎么专心,但一遇到挑战型的问题就抢着回答。我就把这类型的孩子叫做探究型的。另一类就叫记忆型:上课特别注意听讲,老师教的、讲过的都能记住。我就把这两类的孩子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探究型孩子的总分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因为我测查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智能,测查的是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总分探究型的孩子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也有极个别的项目探究型的孩子低于记忆型的孩子。 这三次对比的结果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教训。使我感觉到学习方式很影响孩子的发展。他的主动精神、探索态度、学习方法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感觉到兴趣、情感、态度、能力、方法这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从对孩子的测查的结果 看的。 另外,我们从未来社会特点和需求来看看将来需要学习什么?我们都说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因为幼儿是学前教育,是从0--6岁,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时候才上班呢?起码是二十年以后,他们走入社会的时候不是今天的社会,而是未来的社会,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叫做未来教育。我们要思考的不是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人,而是未来需要什么样 的人。 未来社会是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科学化,将来科学要进入每一个家庭、进入每天的生活,未来社会的人需要有高的素质,这是未来社会的一个特点。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是计算机普及的社会,我们孩子从小就要有吸收信息、掌握信息的一个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死的知识而已,他会主动去吸收,主动来掌握一些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将来的社会就是一个计算机的社会。什么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它是不会出错的,只要把数据输入进去就不会出错,但是,只有一件事情计算机不能代替人类,就是人脑的创造力,计算机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人输入进去,但是它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所以未来社会是一个创造力比记忆力更重要。未来社会是个多变社会,未来社会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未来社会特点来说,联合国儿童学会 组织了一次研究:组织了各国首脑、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出了一套书,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第一要学会生存。这个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很大,尤其是独生子女问题很大。生存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问题,一个是身体素质问题,一个是精神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大。我们中国人包办代替太多,中国的孩子都不太重视体育,在美国学习的中国人成绩都是得A的,但是体育就不好。在美国被人看不起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没有一项体育技能。所以,一到假日的话,好多家长都到运动场来带孩子活动,学什么的都有。可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就差多了。 大家可能听说过中日学生夏令营的一个报道。中国学生累了以后可以拿下背包让老师背着,日本学生发着烧也要走下去。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精神健康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生存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是很大的。 我在日本看到一个儿童活动中心,是一个十几层的高楼,有电梯,但是这个电梯只许成人坐,不许孩子坐。如果要到中国来会怎么样呢?肯定是反过来的,如果电梯坐不下,一定是先让孩子坐,大人跑过去。这个问题是相当大的。 前几天我看电视台有过一个报道,就是把孩子蒙着眼睛带到郊外去,然后打开,让孩子自己回家,自己想办法回家。有的孩子自己到处找车站,看看哪辆车可以到家,但是发现路两旁各有一个车站就又不知该怎么走了,于是就问下车的人们是从哪来的,最后经过很多挫折才到家,这是一种抗挫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第一个学会,学会生存。 第二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包含着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识和技能。象我们编的教材里也有很多知识技能,学习知识技能就是有一个你追求什么的问题和怎么学的问题。你追求的是他要记住这些知识化技能呢?还是用它做为一种手段和方式来发展他的其他能力、兴趣、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是学习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孩子一种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学与不爱学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有些孩子没上学就不喜欢学习,那他一辈子怎么过呢?我们在幼儿阶段可以什么都不交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学,这并不可怕,但是,千万不能让孩子厌恶学习。这太可怕了,如果还没上学就开始厌恶学习,今后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他怎么熬呢?有的学生上了学以后,逃学、厌学,追根究底要到幼儿阶段找原因。所以学会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里还有一个培养能力,发展孩子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内容。发 展能力就是刚才讲过的感知能力,首先在他最小的时候发展他看、听、闻、尝、摸,感知的能力,能不断吸收外界的兴趣。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这些都是学习的能力。感知是指的单一的,看就是看,摸就是摸;观察能力是个综合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好学、好问、好探索、好动手、好尝试,很主动的一种精神。而且还要学会探索的方法。如果我们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方法、要交他能力又是另一种方法。比如,我们要交孩子什么是昆虫,就可以告诉他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腿这就是昆虫。这样孩子可以背,只要六条腿的都是昆虫,八条腿的就不是昆虫了。像这样如果教他儿歌,教他背很快就学会了,但这种学会的是知识,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会被以后的知识所替代的。所以,这个记住与不记住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要培养他能力就不是这样做了。 比如,逮虫子。我们带着孩子去逮虫子,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养虫子,这样,孩子会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我们再带着他一起养虫子,来试试它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把各种吃的扔进去,看看它吃了什么、不吃什么?这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一种方法,虽然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但却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然后开一个虫子运动会:把会跳的虫子挑出来,带着孩子一起玩,把虫子放在大盆里,让孩子组织虫子比赛跳高,看哪个虫子跳得高,哪个虫子跳出来。这不但培养孩子的兴趣,还使孩子从中发现规律、发现身体的构造是和动作是有关系的;会发现后腿长而有力的动物都会跳。青蛙会跳、兔子会跳、等等这这些会跳的都是后腿长而有力的。这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另外,把会爬的虫子挑出来,把一个小火柴盒让它背在背上赛跑,这样,有的虫子爬的快,有的虫子爬的慢、还有的虫子爬着爬着就拐弯了,再把它正过来。虫子爬的快与慢是与它的食性有关系的,如吃木头、吃草的虫子就爬的慢;吃虫子的虫子都爬得快,吃肉的虫子都爬得比较快。然后把虫子翻过来,肚皮朝上,有些虫子会装死、有的虫子会自己翻身。实际上这些都是教给孩子一种探索的方法,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方式--教和背,学习探索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方法--和他一起去玩、一起去尝试、一起去发现。所以学会学习实际上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第三个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可以想一相:是不是学历高的人一定有成就?学历不高的人是否有有成就的?这两种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具有同样知识的人其成就是不一样的,关键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会成功,那是不是一定要让他学会多少东西将来一定会成功呢?不一定。有很多天才儿童的跟踪调查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天才儿童最后没有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从小很成功的天才儿童受到的大多都是夸奖,那他心里承受能力、抗挫折的能力稍差。所以,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隔着一层纸。 世界上最有名的很多成功者的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共同的品质是聪明、有知识等,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自信心、坚持性,还有一种不断向上、永不满足的一种探索的精神。这是他们共同成功的共同的一个心里品质,所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来要学会做事,学会运用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不运用,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都只是一个书呆子。 第四个学会:学会共同生活。将来的社会都是靠很多人合作共同做事情,谁都离不开社会。我们过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是个人获得的,现在合作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将来每一件事的成功可能靠更多的合作。现在大家都承认一句话:沟通就是生产力。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没有沟通能力就做不成。今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从小要交会孩子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互相理解。所以在幼儿阶段要将这四个学会贯穿到幼儿教育里面,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也应该考虑到这四个方面。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和探索呢?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这是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提问,那我们应该怎样来回答呢?提问与回答是一门艺术,做好了能不断调解孩子跃跃欲试的决心、学习热情,能够挑起他们好学好问的一种精神。 我们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直接回答。要求家长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来回答孩子的问题。每一个家长都会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这样会很尴尬。当我们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应该直接告诉孩子我不会,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答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就是让孩子对书有一种兴趣、有一种期望,让他知道书是很有用的,将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书里找到。 比如,有一个小朋友曾问过我乌龟的耳朵在哪?当时,我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所以就告诉小朋友,我也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里,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于是,我就查阅了很多的书籍,最后终于找到了,从翻看这些书籍中发现讲了很多动物的耳朵。有的动物耳朵很大,转来转去可以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像蝙蝠的耳朵可以听见超声波,它的眼睛是瞎的,但它连一个铁丝都不会碰上,因为它可以听到超声波的声音;还有的动物是看不见耳朵的:鱼的耳朵;有些昆虫的耳朵有的在在腿上、有的在肚子上,把事情弄清之后再回答给孩子,象这种回答叫直接回答。 第二种回答方式:提出反问。这种方式很能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一种方式是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渴望,第二种方式是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提出反问,让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答案。很多事情家长都是知道答案,但是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通过讨论或材料,带领孩子去寻找答案。如果提出反问,让孩子来回答,他们就会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他们就会不断的去学习知识,经过探讨他们会越来越爱学习新知识。 第三种方式:带领孩子寻找答案。有的孩子会问鸡蛋怎么辨别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我们就可以煮一个熟鸡蛋和生鸡蛋做个比较,这样一比就会比出来,通过实验来带孩子一起找到答案。还有的孩子会问:人的影子为什么会有长有短?为什么会变?我们家长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来跟孩子一起找到答案。可以在院子里找个地方,画一个圆圈,让他站在里面,拿粉笔把地下的影子画下来,然后让他看一下太阳在哪边?影子在哪边?家长也站在一个圆圈里,可以跟他站的方向不一样,让他把你的影子也画下来。他自己就会找到答案,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而且中午和晚上太阳的方向不一样,影子的位置也是不一样,都会发生变化的;太阳的高矮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一点时间,让他来报告自己的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有一句名言:"教孩子学会什么不如让孩子每天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个孩子将来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什么人引他走路。"每天发现一些东西比学会一些东西要重要的多。所以,我们每天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引导他们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越是这样引导他,他的探索精神会越来越高,会不断的去观察周围的一些变化。我们的家长如果是一个有心人,才能培养孩子成为 一个有心人;家长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注意、不观察的人,孩子也会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 第二点:要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决对不是完全 相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我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孩子算算术特别好,四位数的加法,你只要一讲出来,他脱口而出就能回答出来。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只要你一说,答案立刻就会出来。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呢?有的家长为此很自豪,认为我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孩子的手很笨,写个1+1=2会把纸写得都是大窟窿,因为他写不好,用橡皮一擦就弄坏了。还有个孩子嘴特别灵,讲故事特别好,大家都叫他故事大王,老师一有事就让他给大家讲故事。可是,这个孩子算算术就是不灵,十以内的加减怎么也算不好。还有的孩子特别淘气,为了防止他妨碍别人,我就跟他一起玩,可是其他小朋友不这么看,他们看到我经常和他一起玩,以为我是喜欢他,所以,大家也都过来与他一齐玩。久而久之,大家也觉得和他一起玩也可以,而他呢,也认为我是喜欢他。这样,他也能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在以后的日子,他会很听话,只要我看他一眼,他马上就会坐好,站好,尤其是有检查的时候,他很会表到现自己。 还有的孩子能力特别差。比如,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就是这样,他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的能力很差,但是我们不应该某些情况而看不起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也一样,他有别人没有的好身体,身体特别好,而且他小小年纪会骑马,我想我们的家长都有不会的。所以,孩子是有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孩子呢?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个孩子之间都不要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己和自己比,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结构是不一样的、有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知识结构的差异、也有学习方式的差异。人是有各种差异的,所以,每个人的潜能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最完美的教育呢?就是把他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才是最完美的教育。我们中国强调的是横向比较,而美国是纵向比较,所以,我们强调每个孩子都要去横向比较,刚才讲过了,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也不是绝对的。将来的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现在的成功者都是科学家吗?不是,成功的人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成功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功,使他感到自己是可以的、是能干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班那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呢?其实我这是集体式教育,而各位家长是家庭化教育,但也有相同的。当时,这个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我就告诉他一会我要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把答案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回答,让他给我背一遍,如果没有记住就再告诉他一遍,当然这些都是不能让其他小朋友知道的,等到我提问的时候,大家都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我没有叫他们,而是想叫那个孩子,可是他却给忘了,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在想什么呢,注意力很不集中。他发现我在看他,也不敢举手,我冲他笑了笑,他才举起一点小手,我就把他叫起来,虽然声音很小,因为他没有回答过问题,但是他说对了,所以,我就马上当着全班的小朋友表扬他。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多勇敢呀,多聪明呀,回答的多好呀,小朋友们快给他鼓掌。于是,小朋友们都鼓起掌来,这个孩子心里就美滋滋的,一看这么多人给我鼓掌。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早把我交给他的给忘了。只是认为自己说的对。我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帮助他获得成功,不断的在一点一滴的事情上帮助他获得成功 ,让他在所有的小朋友们面前感觉到自己是行的,是成功的。他会认为回答问题也还是有点意思的,说对了,有这么多人给鼓掌呢! 所以,我一直都给老师与家长讲:成功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用的,它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是否有自信、是否有智慧源于他的成功。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你总是说他笨,不笨也会让我们给说笨的。因为孩子对自我评价很低,他对自我的评价来源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你总说他行、行、行,他就会认为自己行,总说他笨、笨、笨,他就会认为自己很笨,所以,这件事情本来可以做到的却做不到,他也不去尝试,也不去动手动脑。所以,我认为成功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从不成功过,那他就会永远失去自信。所以,我们家长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获得自信、获得一种主动精神、获得一种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培养孩子获得这些,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有些家长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还会经常说笨,所以我们家长的语言有些是应该禁止的,比如"笨"这个字应该从我们的口里永远去掉,千万不要说孩子笨,也千万不要拿孩子去比。应该让每个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让他有一点别人没有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孩子一些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因势利导一定会成功的。还有一种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个是在家人的面前,一个是在亲戚面前、一个是在公共场合等都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感受。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往往会成为一些破坏行为。我认为影响孩子发展一生的成长很关键的是一个兴趣问题,这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体现出来,当时由于种种问题,我就没有按照她的兴趣去培养她,而是培养她其它的,教他学画画。但是她不太感兴趣,而是通过我们教她认字,自己去读很多其他方面的书。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得了成绩。我认为影响她最大的还是她小时的兴趣,所以,我们家长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和兴趣。 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探索和求知的一种兴趣,而不是要教会他什么,在他们看了一些东西之后,他会去注意、观察、和发现这些东西,他会想将来应该怎么样去做。我们也曾举办过很多活动,我们所追求的都不在他们掌握了什么知识,我们希望他们有一种探索的期待、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我想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爱学习、爱探索,这样,他的一生才会有希望,才会成功。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培养孩子一种学习能力、探索精神、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一生幸福,家庭永远幸福
王月媛
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阶段。比如:我曾经问过一些小朋友:玉米有花吗?小朋友们都说没有花。因为他们觉得花就是很漂亮的,一朵一朵的。我对他们 说,再仔细看一下,玉米到底有没有花?有的小朋友举起手说有花,在大铁桶里。当时,我没有听懂,让他再说一遍,他又说,玉米有花,在大铁桶里呢!后业我才想起,原来他说的是爆米花。所以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是不一样的。 直接行动性指的是二、三岁的孩子。他们是一边做,一边说,一边在思考。他是通过行动来思考问题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直接行动性的。到了四岁以后,五、六岁的时候就是具体形象性。他的思维只能通过原有留在脑子里的一些表象,来思考一些问题的。这是幼儿学习的一个特点。这是第一个特点,就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时期。 第二个特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我们说幼儿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时期。孩子整天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其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比较低一级层次的提问,是"是与不是"的提问。高一点的提问就是"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 我曾经统计过孩子的提问。我在做科研的时候,拿着录音机到幼儿园每个班去,让孩子们提问,对他们说:"你们各种问题都可以提问,问的越多越好,以后老师再慢慢告诉你们。"让每个班提十分钟的问题,把它录下来,再整理出来,来分析它提的都是哪些问题、提的种类是多少、提问的性质是什么? 几个班一对比,就能看出来,提问的数量不一样、孩子的求知欲望不一样、提问的种类、类别不一样、提问的深度不一样,是刨根问底的不断的思考一些问题呢?还是浮浅的问一下。所以,孩子是提问最多的时期。 下面,我们讲一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看看家长们是不是听过这样的问题吗?是不是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他们提的自然的关于动、植物的问题,他们所提问题共有一千多种,其中自然方面的有31.3%,关于人体的有30%,关于文化的就是语言、童话、宗教、生活等等有35.9%、关于社会的问题有10%、关于环境的一些问题是9.1%,关于自身是3.7%,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孩子渴望了解世界,他希望了解周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关于动、植物方面问题:蛇没有腿,为什么会跑?大家想一想,哪些是能回答的,哪些是不能回答的。恐龙为什么都死了?乌龟耳朵在哪?香蕉没有种子是怎么种的?这些是关于动、植物的一些例子 。 关于人体:孩子问,为什么男的高,女的矮?为什么有白人和黑人?人的肚子里有什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多) 关于物理现象的:有一个孩子学小提琴,他就问:小提琴只有四根弦,我用手去弹,为什么能弹出这么多曲子?有一个孩子用圆鱼缸养了一些金鱼,他问,为什么从上面看鱼是小的,从旁边看鱼是大的?车子停的时候我们会什么会摔倒? 关于天文、地理的:天的上面有什么?地的下面有什么?星星掉下来为什么变成石头?为什么夏天打雷,冬天不打雷? 关于科技的也是问的很多的:主要是身边的,录音机为什么会录下我的声音?鞠萍姐姐为什么能跟我在里面说话,我为什么不能跟她说话?等等,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这就是他们的好奇、好问。 有时候,他们也有破坏性的行为,在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也是好奇心、一种探索精神。比如,有一天,一个家长跑来告状,说:"我的孩子没法办了,我在给他洗衣服时,已经洗出两条毛毛虫了。"这个小孩特别喜欢抓虫子,是很特别的,一般要出去玩,他都不去,他就去跑到一个墙脚去挖虫子。如果看到蚂蚁搬家,他能蹲那看半天。 还有一次,幼儿园的鱼缸里养了很多金鱼,第二天早上,金鱼全部死掉了,老师们就猜,准是某某某干的,最后一了解还真是那个孩子干的。因为我们这个班是实验班,老师的观念有些转变,就没有直接去批评这个孩子,如果按平常就会认为这个孩子非常淘气,老师就会去批评他,这次,老师就先了解一下。了解的结果是:因为个班前几天有人得了肝炎,得了肝炎老师要消毒,要往地上撒来苏水,这时,他就问老师,这是在干什么,撒这些干什么?老师说,我撒的是药,撒了以后,你们就不得病了。所以,他想着不 得病,趁着老师不注意,把一瓶的来苏水全都倒在了鱼缸里,把鱼全都毒死了。他是好心,结果把鱼给害死了。 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去捉虫子。有一次,抓到一个青蛙是一只眼的。到了冬天,青蛙就开始冬眠。当时,我们拿一个大盆,大盆里放了沙子,青蛙就养在那里,把大盆放到阳台上,青蛙就开始冬眠,往沙子里钻。把大盆拿到屋里来,它就不冬眠,不往里钻。这样,孩子们都知道并不是冬天青蛙一定要冬眠,而是冷了,它才冬眠呢!到屋里就不冬眠,搬出去就冬眠。青蛙冬眠的时候并不是挖个洞钻进去,而是坐在沙土上,用两只后腿蹬沙土,然后身子一点一点进去,最后,剩下一个脑袋再用两只前腿一糊就把自己埋在里面了。 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青蛙冬眠,孩子们就觉得特别好玩。青蛙钻进去了,他们就把它挖出来,钻进去了就又挖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应该去阻止,因为这样会把青蛙累死的,但我没有去阻止,这说明孩子的探索精神。所以,有时我们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的,就往往不会理解孩子。这是孩子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孩子是在活动中学习的。很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教给孩子学什么东西,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知识。 从我自己的实践里,我也有过很多教训。因为我是从小喜欢数、理、化的人,是很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幼教界。所以, 我当初很希望在我培养的孩子身上下些工夫,能够让他们多出些科学家、工程师;多一些大学生、留学生。所以我拼命在孩子身上下工夫,尤其是文革之后,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给孩子什么都讲:生光电磁、平衡、磨擦、热胀冷缩、卫星上天等等,而且想了很多办法、准备了很多教具、编了很多儿歌来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训。当时我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我认为 我讲的东西孩子能学会、能记住、也能说出来。很多人来看课,都认为很好:这班孩子真聪明。 七九年我开始搞科研。科研以后就不能凭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靠事实来说话了。所以,那时我所有的活动都要录音,晚上要用几倍的时间来把这些录音整理出来,进行分析,这些活动哪些我提了多少个问题、每个孩子回答了几次、哪些孩子没有回答。孩子为什么回答?为什么样没回答?我应该怎么做?经过这些统计和分析,我发现很多问题是让孩子重复说我的话,而事实这些不是孩子真正的东西。通过几件事情对我教训很大。 有一次,我给孩子讲"风"是怎么形成的?我做了象桌子一样大的模型,里面做了一个小房子,房子上面插了一根香香点着以后,就往上冒烟。旁边又做了一棵树,用纸做了柳条都垂下来了;这面是玻璃,玻璃上面贴了一个太阳,玻璃后面藏了一个蜡烛;在盒子上面挖了一个洞,然后就给孩子演示。把蜡烛点燃了以后说:太阳火辣辣的晒着,把大地都晒热了,空气上升,其他地方的空气都流过来,这样就形成了风,垂着的柳条也都飘起来了,等等。这样,孩子们很注意,很开心,好象是变戏法似的。然后孩子们也会说了热空气上升等等,有的孩子会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这样是不是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了呢?等过了十几天,我们就开始测查孩子,因为幼儿园是不能考试,就把孩子一个一个叫过来问:"风是怎么形成的"?结果大多数孩子还是说风是天上刮的。我就觉得白费工夫了,费了那么大的劲,做教具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风是从洞里刮的,因为当时我所做的教具就是让风从洞里刮出的,所以有的孩子会这么说。还有的孩子很会联想,他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因为,他看到我的教具风是从洞里刮出的,他就联想到天上也有一个大洞,就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 后来我还是不服输的,我就给四个班都做了这种实验,再比较、再来测查。有一个赵老师,她比我还不认输,她说我拼命要交,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所以,她下了很大的工功夫,上课也交,下课也交,不断的给孩子讲。最后测查的统计分析:四个班能说定义最高的那个班,就是赵老师的那个班是77.6%,能把空气流动形成风说出来的;对空气 流动能解释的最高的班也是赵老师的班48%,能达到这么高是很不错的,但真正不能回答的和错误的还是占绝大多数;总的来说不能回答与错误的占68%。 后来我觉得这个试验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我就又推广到全国八个城市,让他们做这个实验。最后的结果是:回答的什么都有,五花八门。这说明什么呢?我就是想说明孩子如果重述成人教给他的东西,就不是他真正的知识,会重述不等于理解。我们对孩子的一个美好愿望要跟孩子的实际相结合,我们教师一些创新的态度要和科学的精神相结合。这就说明孩子必须通过他实际的操作、实际的去接触。儿童的学习是和成人不同的,成人是怎么学习的呢?中学生可能通过演算推理来证明一个新的公式。小学生就不能这样交,小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讲解来理解一个新的概念。幼儿怎么来学习呢?幼儿不能只通过语言的讲解来学习,必须从直接接触、充分感知,眼鼻口等各个感官去充分感知、积累经验开始。所以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在活动中开始,是和成人、高中生、小学生是不同的;而且孩子学习掌握的概念是和成人是不同的。 幼儿阶段掌握的概念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不追求精确的科学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多人来批评,有人说:你们说公鸡有大尾巴不科学、菊花不是一朵花,而是每一个花瓣就是一朵花、有人说蜻蜒有两只大眼睛不科学,而是由千万只眼睛组成的副眼。儿童阶段是否要掌握这些呢?我们说儿童阶段没有必要掌握这些,儿童掌握的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是不十分精确、不十分科学但不是错误的。这是不同层次的概念,这是儿童学习的一个特点。 从这些看,我们到底要交孩子什么?孩子 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如何教会孩子学习和探索? 第一个小问题:学习什么有益于终生?在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家长一个问题,男孩和女孩哪个聪明?有人说是男孩,也有人说女孩?有很多人都相信男孩比女孩聪明?情况到底是怎样呢? ] 我在搞科研时,每学期、每年都要测查孩子。测查以后,我把测查的分数分成两组,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进行对比。结果是:男孩女孩总分没有差异,在幼儿阶段就没有差异。只是说女孩在各别项目比男孩高,男孩在各别项目比女孩高。比如说女孩子在语言方面比男孩高;在创造性问题上男孩子比女孩子高。 后来我想:到底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呢?有人说淘气的孩子聪明。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又做了一个比较。我就把淘气的孩子分成一组,聪明的分成一组,这两组孩子进行对比。结果仍然没有差异,孩子们的总分基本一样,还是个别项目有差异。所以我就又想,这两个都没有差异,到底是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 后来我把孩子又重新分组,按学习方法分成两组。一组是:探究型的学习方式;一组是:记忆型的学习方式。哪些叫探究型的呢?就是把那些经常爱提问的孩子,有时候上课不一定很专心,但只要他感兴趣的就特别专心,能够专注一个小时以上。还有的孩子上课不怎么专心,但一遇到挑战型的问题就抢着回答。我就把这类型的孩子叫做探究型的。另一类就叫记忆型:上课特别注意听讲,老师教的、讲过的都能记住。我就把这两类的孩子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探究型孩子的总分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因为我测查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智能,测查的是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总分探究型的孩子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也有极个别的项目探究型的孩子低于记忆型的孩子。 这三次对比的结果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教训。使我感觉到学习方式很影响孩子的发展。他的主动精神、探索态度、学习方法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感觉到兴趣、情感、态度、能力、方法这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从对孩子的测查的结果 看的。 另外,我们从未来社会特点和需求来看看将来需要学习什么?我们都说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因为幼儿是学前教育,是从0--6岁,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时候才上班呢?起码是二十年以后,他们走入社会的时候不是今天的社会,而是未来的社会,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叫做未来教育。我们要思考的不是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人,而是未来需要什么样 的人。 未来社会是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科学化,将来科学要进入每一个家庭、进入每天的生活,未来社会的人需要有高的素质,这是未来社会的一个特点。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是计算机普及的社会,我们孩子从小就要有吸收信息、掌握信息的一个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死的知识而已,他会主动去吸收,主动来掌握一些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将来的社会就是一个计算机的社会。什么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它是不会出错的,只要把数据输入进去就不会出错,但是,只有一件事情计算机不能代替人类,就是人脑的创造力,计算机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人输入进去,但是它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所以未来社会是一个创造力比记忆力更重要。未来社会是个多变社会,未来社会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未来社会特点来说,联合国儿童学会 组织了一次研究:组织了各国首脑、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出了一套书,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第一要学会生存。这个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很大,尤其是独生子女问题很大。生存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问题,一个是身体素质问题,一个是精神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大。我们中国人包办代替太多,中国的孩子都不太重视体育,在美国学习的中国人成绩都是得A的,但是体育就不好。在美国被人看不起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没有一项体育技能。所以,一到假日的话,好多家长都到运动场来带孩子活动,学什么的都有。可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就差多了。 大家可能听说过中日学生夏令营的一个报道。中国学生累了以后可以拿下背包让老师背着,日本学生发着烧也要走下去。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精神健康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生存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是很大的。 我在日本看到一个儿童活动中心,是一个十几层的高楼,有电梯,但是这个电梯只许成人坐,不许孩子坐。如果要到中国来会怎么样呢?肯定是反过来的,如果电梯坐不下,一定是先让孩子坐,大人跑过去。这个问题是相当大的。 前几天我看电视台有过一个报道,就是把孩子蒙着眼睛带到郊外去,然后打开,让孩子自己回家,自己想办法回家。有的孩子自己到处找车站,看看哪辆车可以到家,但是发现路两旁各有一个车站就又不知该怎么走了,于是就问下车的人们是从哪来的,最后经过很多挫折才到家,这是一种抗挫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第一个学会,学会生存。 第二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包含着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识和技能。象我们编的教材里也有很多知识技能,学习知识技能就是有一个你追求什么的问题和怎么学的问题。你追求的是他要记住这些知识化技能呢?还是用它做为一种手段和方式来发展他的其他能力、兴趣、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是学习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孩子一种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学与不爱学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有些孩子没上学就不喜欢学习,那他一辈子怎么过呢?我们在幼儿阶段可以什么都不交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学,这并不可怕,但是,千万不能让孩子厌恶学习。这太可怕了,如果还没上学就开始厌恶学习,今后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他怎么熬呢?有的学生上了学以后,逃学、厌学,追根究底要到幼儿阶段找原因。所以学会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里还有一个培养能力,发展孩子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内容。发 展能力就是刚才讲过的感知能力,首先在他最小的时候发展他看、听、闻、尝、摸,感知的能力,能不断吸收外界的兴趣。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这些都是学习的能力。感知是指的单一的,看就是看,摸就是摸;观察能力是个综合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好学、好问、好探索、好动手、好尝试,很主动的一种精神。而且还要学会探索的方法。如果我们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方法、要交他能力又是另一种方法。比如,我们要交孩子什么是昆虫,就可以告诉他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腿这就是昆虫。这样孩子可以背,只要六条腿的都是昆虫,八条腿的就不是昆虫了。像这样如果教他儿歌,教他背很快就学会了,但这种学会的是知识,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会被以后的知识所替代的。所以,这个记住与不记住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要培养他能力就不是这样做了。 比如,逮虫子。我们带着孩子去逮虫子,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养虫子,这样,孩子会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我们再带着他一起养虫子,来试试它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把各种吃的扔进去,看看它吃了什么、不吃什么?这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一种方法,虽然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但却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然后开一个虫子运动会:把会跳的虫子挑出来,带着孩子一起玩,把虫子放在大盆里,让孩子组织虫子比赛跳高,看哪个虫子跳得高,哪个虫子跳出来。这不但培养孩子的兴趣,还使孩子从中发现规律、发现身体的构造是和动作是有关系的;会发现后腿长而有力的动物都会跳。青蛙会跳、兔子会跳、等等这这些会跳的都是后腿长而有力的。这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另外,把会爬的虫子挑出来,把一个小火柴盒让它背在背上赛跑,这样,有的虫子爬的快,有的虫子爬的慢、还有的虫子爬着爬着就拐弯了,再把它正过来。虫子爬的快与慢是与它的食性有关系的,如吃木头、吃草的虫子就爬的慢;吃虫子的虫子都爬得快,吃肉的虫子都爬得比较快。然后把虫子翻过来,肚皮朝上,有些虫子会装死、有的虫子会自己翻身。实际上这些都是教给孩子一种探索的方法,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方式--教和背,学习探索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方法--和他一起去玩、一起去尝试、一起去发现。所以学会学习实际上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第三个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可以想一相:是不是学历高的人一定有成就?学历不高的人是否有有成就的?这两种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具有同样知识的人其成就是不一样的,关键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会成功,那是不是一定要让他学会多少东西将来一定会成功呢?不一定。有很多天才儿童的跟踪调查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天才儿童最后没有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从小很成功的天才儿童受到的大多都是夸奖,那他心里承受能力、抗挫折的能力稍差。所以,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隔着一层纸。 世界上最有名的很多成功者的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共同的品质是聪明、有知识等,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自信心、坚持性,还有一种不断向上、永不满足的一种探索的精神。这是他们共同成功的共同的一个心里品质,所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来要学会做事,学会运用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不运用,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都只是一个书呆子。 第四个学会:学会共同生活。将来的社会都是靠很多人合作共同做事情,谁都离不开社会。我们过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是个人获得的,现在合作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将来每一件事的成功可能靠更多的合作。现在大家都承认一句话:沟通就是生产力。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没有沟通能力就做不成。今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从小要交会孩子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互相理解。所以在幼儿阶段要将这四个学会贯穿到幼儿教育里面,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也应该考虑到这四个方面。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和探索呢?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这是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提问,那我们应该怎样来回答呢?提问与回答是一门艺术,做好了能不断调解孩子跃跃欲试的决心、学习热情,能够挑起他们好学好问的一种精神。 我们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直接回答。要求家长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来回答孩子的问题。每一个家长都会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这样会很尴尬。当我们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应该直接告诉孩子我不会,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答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就是让孩子对书有一种兴趣、有一种期望,让他知道书是很有用的,将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书里找到。 比如,有一个小朋友曾问过我乌龟的耳朵在哪?当时,我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所以就告诉小朋友,我也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里,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于是,我就查阅了很多的书籍,最后终于找到了,从翻看这些书籍中发现讲了很多动物的耳朵。有的动物耳朵很大,转来转去可以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像蝙蝠的耳朵可以听见超声波,它的眼睛是瞎的,但它连一个铁丝都不会碰上,因为它可以听到超声波的声音;还有的动物是看不见耳朵的:鱼的耳朵;有些昆虫的耳朵有的在在腿上、有的在肚子上,把事情弄清之后再回答给孩子,象这种回答叫直接回答。 第二种回答方式:提出反问。这种方式很能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一种方式是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渴望,第二种方式是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提出反问,让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答案。很多事情家长都是知道答案,但是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通过讨论或材料,带领孩子去寻找答案。如果提出反问,让孩子来回答,他们就会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他们就会不断的去学习知识,经过探讨他们会越来越爱学习新知识。 第三种方式:带领孩子寻找答案。有的孩子会问鸡蛋怎么辨别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我们就可以煮一个熟鸡蛋和生鸡蛋做个比较,这样一比就会比出来,通过实验来带孩子一起找到答案。还有的孩子会问:人的影子为什么会有长有短?为什么会变?我们家长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来跟孩子一起找到答案。可以在院子里找个地方,画一个圆圈,让他站在里面,拿粉笔把地下的影子画下来,然后让他看一下太阳在哪边?影子在哪边?家长也站在一个圆圈里,可以跟他站的方向不一样,让他把你的影子也画下来。他自己就会找到答案,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而且中午和晚上太阳的方向不一样,影子的位置也是不一样,都会发生变化的;太阳的高矮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一点时间,让他来报告自己的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有一句名言:"教孩子学会什么不如让孩子每天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个孩子将来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什么人引他走路。"每天发现一些东西比学会一些东西要重要的多。所以,我们每天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引导他们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越是这样引导他,他的探索精神会越来越高,会不断的去观察周围的一些变化。我们的家长如果是一个有心人,才能培养孩子成为 一个有心人;家长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注意、不观察的人,孩子也会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 第二点:要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决对不是完全 相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我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孩子算算术特别好,四位数的加法,你只要一讲出来,他脱口而出就能回答出来。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只要你一说,答案立刻就会出来。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呢?有的家长为此很自豪,认为我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孩子的手很笨,写个1+1=2会把纸写得都是大窟窿,因为他写不好,用橡皮一擦就弄坏了。还有个孩子嘴特别灵,讲故事特别好,大家都叫他故事大王,老师一有事就让他给大家讲故事。可是,这个孩子算算术就是不灵,十以内的加减怎么也算不好。还有的孩子特别淘气,为了防止他妨碍别人,我就跟他一起玩,可是其他小朋友不这么看,他们看到我经常和他一起玩,以为我是喜欢他,所以,大家也都过来与他一齐玩。久而久之,大家也觉得和他一起玩也可以,而他呢,也认为我是喜欢他。这样,他也能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在以后的日子,他会很听话,只要我看他一眼,他马上就会坐好,站好,尤其是有检查的时候,他很会表到现自己。 还有的孩子能力特别差。比如,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就是这样,他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的能力很差,但是我们不应该某些情况而看不起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也一样,他有别人没有的好身体,身体特别好,而且他小小年纪会骑马,我想我们的家长都有不会的。所以,孩子是有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孩子呢?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个孩子之间都不要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己和自己比,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结构是不一样的、有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知识结构的差异、也有学习方式的差异。人是有各种差异的,所以,每个人的潜能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最完美的教育呢?就是把他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才是最完美的教育。我们中国强调的是横向比较,而美国是纵向比较,所以,我们强调每个孩子都要去横向比较,刚才讲过了,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也不是绝对的。将来的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现在的成功者都是科学家吗?不是,成功的人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成功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功,使他感到自己是可以的、是能干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班那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呢?其实我这是集体式教育,而各位家长是家庭化教育,但也有相同的。当时,这个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我就告诉他一会我要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把答案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回答,让他给我背一遍,如果没有记住就再告诉他一遍,当然这些都是不能让其他小朋友知道的,等到我提问的时候,大家都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我没有叫他们,而是想叫那个孩子,可是他却给忘了,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在想什么呢,注意力很不集中。他发现我在看他,也不敢举手,我冲他笑了笑,他才举起一点小手,我就把他叫起来,虽然声音很小,因为他没有回答过问题,但是他说对了,所以,我就马上当着全班的小朋友表扬他。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多勇敢呀,多聪明呀,回答的多好呀,小朋友们快给他鼓掌。于是,小朋友们都鼓起掌来,这个孩子心里就美滋滋的,一看这么多人给我鼓掌。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早把我交给他的给忘了。只是认为自己说的对。我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帮助他获得成功,不断的在一点一滴的事情上帮助他获得成功 ,让他在所有的小朋友们面前感觉到自己是行的,是成功的。他会认为回答问题也还是有点意思的,说对了,有这么多人给鼓掌呢! 所以,我一直都给老师与家长讲:成功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用的,它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是否有自信、是否有智慧源于他的成功。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你总是说他笨,不笨也会让我们给说笨的。因为孩子对自我评价很低,他对自我的评价来源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你总说他行、行、行,他就会认为自己行,总说他笨、笨、笨,他就会认为自己很笨,所以,这件事情本来可以做到的却做不到,他也不去尝试,也不去动手动脑。所以,我认为成功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从不成功过,那他就会永远失去自信。所以,我们家长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获得自信、获得一种主动精神、获得一种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培养孩子获得这些,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有些家长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还会经常说笨,所以我们家长的语言有些是应该禁止的,比如"笨"这个字应该从我们的口里永远去掉,千万不要说孩子笨,也千万不要拿孩子去比。应该让每个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让他有一点别人没有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孩子一些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因势利导一定会成功的。还有一种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个是在家人的面前,一个是在亲戚面前、一个是在公共场合等都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感受。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往往会成为一些破坏行为。我认为影响孩子发展一生的成长很关键的是一个兴趣问题,这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体现出来,当时由于种种问题,我就没有按照她的兴趣去培养她,而是培养她其它的,教他学画画。但是她不太感兴趣,而是通过我们教她认字,自己去读很多其他方面的书。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得了成绩。我认为影响她最大的还是她小时的兴趣,所以,我们家长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和兴趣。 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探索和求知的一种兴趣,而不是要教会他什么,在他们看了一些东西之后,他会去注意、观察、和发现这些东西,他会想将来应该怎么样去做。我们也曾举办过很多活动,我们所追求的都不在他们掌握了什么知识,我们希望他们有一种探索的期待、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我想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爱学习、爱探索,这样,他的一生才会有希望,才会成功。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培养孩子一种学习能力、探索精神、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一生幸福,家庭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