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2002-08-28 06:00:24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广州家长的普遍心态是:越早越好。好像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就不至于不利。广州家长越这样想,那些从事早教的商家就越高兴……
调查动机
生活中常听到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又多了一句话:让孩子在0岁起跑!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非但在性质上越来越重要,而且在年龄上越来越提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也给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带来无限商机。
近一两年来,早教中心越来越走红。
粗略统计,广州早教中心已有二十多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早教中心给家长怎样的冲击?
面对0~3岁这样弱小的孩子,早期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呢?是开发智力,还是“拔苗助长”呢?家长们又该怎样选择早教中心?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
早教中心互相贬抑
记者连续三天对广州早教市场进行了探访,耳闻目睹了不少“怪事”。
[第一天]
按照查询到的一些广告,记者首先来到了中山三路的某大厦。其楼下的墙壁上还清晰地写着“明哲早期教育中心———11楼”几个大字,可是记者在11楼找了个遍,怎么也寻不到它的踪影。
“他们啊,做了四个月,没人来刚刚关门了。”还是该大厦的保安帮我们解开了疑惑。
接着,记者找到了位于江南西路的一间早教中心。
一进门,一位小姐热情地迎了上来,“是来给宝宝报名的吗?”
她介绍道:“我们中心采用蒙特梭利教学法,让孩子在摆放教具中进行自我教育,短期内就可以掌握数量概念,还有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对孩子进行综合开发训练,有利于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
说着她向记者递过来一份简介。“蒙特梭利最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所以我们的地板使用了黄、红、蓝很多种鲜艳的颜色,虽然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但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的话,就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成功的……”
“过几天你把宝宝带过来,免费上一次试听课吧!”另一位小姐急不可待地说。
几分钟后,记者又来到其楼下的另一间早教中心。
“我们不设免费试听,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有绝对的信心。”该中心的负责人说。
“我们的中心由全国知名早教专家、学者设立,以蒙特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为理论支持。”该负责人介绍道,“我们的早教侧重于灌输蒙氏的教育理念,一句话就是教会父母做老师!”
接着,她话锋一转:“不少早教中心都跟着用蒙氏教学法,但有些中心的做法是违背了这个教学模式的。蒙氏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它主张地板不用太鲜艳的颜色,在墙壁上也不能画上卡通,因为这样容易分散孩子的专注力。你看,我们地板上都用单一的淡色……”
记者不禁一怔。咦,刚才楼上那家不是分明说要用多种鲜艳的颜色吗?到底哪种对孩子真正有益呢?
[第二天]
记者来到了位于童心路的一家早教中心。一进门,就有一块黄色的大招牌挂在墙上,列出其早教服务的内容:综合测试、个性化教育方案、亲子活动等等,同时也重点突出了他们所采用的蒙特梭利教学法。
“这些玩具就是蒙氏教学法的教具啊。”
一位负责人指着屋内的玩具对记者介绍。
“好像全广州都是用蒙氏教学法啊?”记者问道。
“确实是这样,但广州某些早教中心的蒙特梭利教学法是抄袭而来的。大家所采用的形式是不同的,效果也就不同了……我们这不少学生都从别的中心转学过来的,家长跟我们说,在其他中心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教你摆弄一些器具,并不能真正掌握到活动的内在意义。”
记者还犹豫不决,其负责人又继续滔滔不绝:“蒙氏教育法强调的是孩子能力的均衡发展,我们并没有像其他中心那样分为音乐班、数学班等等……我们在一个班里什么都教,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
可是,当记者问起另一家早教中心他们分不分班,其负责人则非常肯定地说:“怎么可以不分班呢?刚来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不是很均衡,我们就是通过分班上课,比如数学、音乐、感观、美劳等课程,有重点地使孩子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看来,早教中心该不该分班,还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家长又该相信哪一家说的呢?
[第三天]
记者又来到了位于环市东路的一家早教中心。
在其楼梯道的墙上挂着琳琅满目的专家学者照片,还有一些早教机构主办的节目照片,看来很具专业性与权威性。但一走进中心,里面冷冷清清的。
“你们这里怎么教学?”记者问。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不像其他中心那样用蒙特梭利教学法,你们家长不知道,他们用的那套方法其实与咱们中国孩子的实际情况脱钩,它所培养的是孩子的秩序感、专注力、动手能力等等,这些东西在家里父母就可以教,何必花那么多钱到早教中心学呢……”
“那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啊?”记者不解地问。
“我们的方法是国内的专家学者设计的,通过反复实验,被证明是确实可行的,我们重在培养孩子的技能!”那负责人又迅速补充说,“就我所知,我们是广州惟一一家在广州市教育局直接注册的早教中心!”
面对各家如此纷繁的说法,记者倒真的糊涂了:我们到底该怎样选择放心的早教中心呢?
三年花费六七千
据记者了解,广州的早教中心一般都是按儿童年龄分班,以三个月或六个月为一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的早教方式各不相同,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由家长陪同上课。让家长懂得近期宝宝应达到的能力,直接掌握这段时间回家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各中心一般都是每学期三个月,每周上一次课,一次课45至50分钟。
而收费也大同小异。多在500多元到800多元之间,周末班比平时的班多收100块钱。短短的一节课就要花少则四十多元,多则七十多元。学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班。如果一个孩子从六个月跟班读到三岁,则要花掉六七千元。
市场尚属无序阶段
国外数十年的跟踪研究表明:孕期直到3岁之间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心理、智力的定型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中国,3岁之后的教育体系相对成熟,而孕期至3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目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很少人具备教师资质有业内人士评价,广州的早教市场目前基本是处于一种无秩序的状态。很多人都看好这个新兴的事物,更看好它们的发展空间与潜在市场。但目前早教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早教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据了解,广州几乎所有的早教中心虽然说是办学———从事0-3岁儿童的教育,但它们都只是办理了工商登记,服务范围一般是咨询类。而且,早教中心的老师也不具备任何教师资质。
早教成为生财之道早教中心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商业性质,而且由于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在事实上已成为很多人的生财之道。
据业内人士透露,办一间早教中心投资只需要30万元左右,回报则是非常丰厚的。很多早教中心是靠钱加盟北方某些知名机构,交一定的管理费,打起别人的旗号盈利,但经营者本身却对早教全然不懂。有的早教中心维持不了几个月就关门了,也就是因为其技术支持不够。
拉大旗做虎皮“神话师资”是很多早教中心都使用的手段。
它们都会打出某某国内一流专家、某某留洋博士的招牌,或者是与某某研究机构合作办学等等幌子,实际上这些人、这些机构与该早教中心的教学并没什么关系。有的早教中心的老师本来就不是学幼儿教育的,没有一点教育学知识基础。有的早教中心老师只是一次性地到外地培训上十来天,也不论掌握程度怎么样,就直接上岗了,而后续培训基本是零。
有位家长告诉记者,他曾到一家早教中心咨询,当他问工作人员“蒙特梭利是哪国人”,对方竟然信口开河说是德国人。
质量与心态让人忧虑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儿童心理学教授、早教专家陶德清说——正是家长们热切地需求促成了眼下风生水起的早教市场热潮。现在家长的期望值都非常高,希望孩子成才,但对什么是“才”缺乏认识,带着一种焦躁的心态希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在智力上有飞速的发展。
因此,早期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家长的再造!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其主要形式是家长和婴幼儿的互动互进。没有合格的父母,就没有真正的早期教育!
令人深感忧虑的是,目前广州早教市场还很不规范。大家走的都是商业化操作,很多公司对0—3岁儿童的早期训练,缺乏专家的指导。
早教从表面上看似琐碎简单,只是教孩子一些操作性动作,但如果这背面涉及的理论观念老师不熟悉,操作就容易出偏差,很容易走到“拔苗助长”的极端,强行给婴幼儿大量的刺激和灌输。
有一种趋势特别值得家长注意,很多早教中心都给0—3岁儿童做一个综合测评,常把孩子评为较差、不合格,他会给你提很多建议参加训练。其实所有心理学测评都有它的局限性,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家长,千万不要迷信某一次的测评结果。
早教的对象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儿童,我们强调儿童自然发展,父母可以根据0-3岁儿童的特征,在这一阶段重点发展儿童的动作技能和感觉感知能力,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因为活动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初的萌芽,对他整个精神活动甚至人格发展起很大作用。家长要是能掌握这些原则方法,在家就可以锻炼孩子。当然,如果家长需要专业指导,也不妨参加早教中心,但一定要仔细辨别。
另外,政府目前对早教这一块的管理完全是空白,科学合理的早期教养将对宝宝的智力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将影响其一生。教育部门应该尽快担负起宏观调控和有意识地规范市场的责任。
教育越早越好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做父母的早教意识不断增强,都想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父母便把对孩子教育的年龄提前,这也正是近年来早教市场逐步升温的内在动因所在。
钟女士(其儿子从7个月大就参加了早教中心,现已经是一岁多了):我主要是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当今的社会,只有智力才能出人头地,才能高人一等。
刘女士(其女儿从10个月也开始到早教中心,现在已经快两岁了):现在我们这一代的就业形势都这样严峻,更难以想象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人会面临怎样的就业前景。带孩子来这里,主要是想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何女士(其儿子才10个月大,在启蒙班刚学两个月):以前没有来早教的时候,总不明白孩子的一些行动,也不知道该引导他还是阻止他。来到这里,听老师讲才知道这个动作有利于激发孩子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心灵手巧。老师也把这套方法教给了家长,我们在家里就比较清楚孩子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