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是儿童眼睛发育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内一旦发生眼病,则可能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终生视力残疾。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眼部问题有弱视、斜视、屈光不正和眼外伤。
什么是斜视呢?
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向目标一侧。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眼位不正常,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看是否立即手术,还是先进行眼睛矫正。斜视的治疗最好在3~6岁进行,因为这一时期是眼睛发育的敏感期,能够让术后的眼睛更好的恢复双眼视力。但是有的家长却陷入了误区:“认为孩子太小不宜手术,或随着孩子的长大斜视会慢慢好转”,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旦错过了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即使长大后再进行手术,虽然外观得到了改善,但立体视功能丧失,也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
据相关数据显示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5%。在我国每小时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其中可能患有弱视的婴儿将近60名,按照我国现有的3亿多儿童计算患有弱视的儿童高达1500万,全年龄段弱视患者更是高达几千万!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重度弱视患者的视力不足0.1,如不能及时救治,延误了治疗时机,单眼视力就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而言,超过12岁,弱视治愈难度大、品质差,甚至终生视力低下。
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两只眼的视力相差悬殊,在日常生活中,只用一只眼看东西,没有双眼视觉,也没有立体视觉。
弱视的孩子如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与治疗,将来不能从事一些对双眼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例如:测绘、制图、手术、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