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语言、行走等功能一样,在人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需不断地加以锻炼,以促使其正常发育视觉功能通常在6岁左右发育完善,此期间称为视觉发育敏感期,也是患斜视弱视儿童的最佳治疗期,超过这一期间再行治疗,则事倍功半,甚至治愈无望。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斜视患者和家长苦恼的仅仅是斜视对容貌的影响,而对其引起的视力损害缺乏了解。目前在社会上,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流传着许多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对眼”(即内斜)是可以自愈的。这一观点来自他们带过众多儿孙的经验。殊不知,这种“自愈"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许多内斜患者,一眼重度弱视、视力低下,由于缺乏双眼视融合功能对眼位的控制,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眼眶开散趋势,内斜程度会逐渐减轻,外观上出现 “自愈"假象。但此时如不治疗,不仅视力难以恢复,“减轻"的内斜将继续发展成为外斜,等到发现,再想进行治疗时,己过了视觉发育可塑期,患眼将终身处于低视力状态,导致终身遗憾。
——文献参考:[1]梁平,谢莉娜,王飞.对斜视弱视的认识误区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245-247.
一、孩子出现弱视后,会露出4个“破绽”!
家长可以通过哪些“蛛丝马迹”发现自己的孩子弱视了呢?以下几个特征可以了解下:
新生儿期的宝宝已经有光感了,当用光照射眼睛时,他可出现闭眼、皱眉等反应,但如果在光照下宝宝毫无反应,则应警惕是否存在有视力障碍问题;
当眼前有物体突然靠近时,人的本能反应是会眨一下眼睛,这种保护性反应在宝宝出生后一两个月已经具备了,但如果宝宝长到2月龄还不具备眼睛的这种保护性反应,则有可能视力出现了问题;
小婴儿处于仰卧时,拿红球在他脸上方约20厘米的距离处轻轻晃动时,一般满1月龄的小儿已经可以注意并眼睛跟着红球移动过中线,满3月龄时已经能用眼及头追随眼前的红球移动180°,但如果宝宝长到5月龄了,还不能随眼前的物体的移动而转动眼球,则提示可能眼睛的视力是较差的;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眼、皱眉、歪头,看电视越走越近,两眼不能看同一方向,则需提高警惕。
二、如何确定是否弱视
如果发现孩子的眼睛可能有问题的话,家长一定要带娃娃去正规的眼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对于弱视来说,除了视力改变,还有很多的条件符合才能确诊。
首先,需要确定弱视患者的眼部构造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需要进行系统排查,排除眼部器质性改变。
其次,要积极寻找弱视的相关危险因素,不能仅凭视力就诊断弱视。
最后,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于3~7岁的儿童,诊断弱视也不能简单地以视力低于0.9作为依据,要参考相应年龄的视力正常值下限。
比如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总之,发现孩子眼睛和视力异常了,应及时带去眼科给医生检查一下,看看眼球结构是否存在问题,然后放大瞳孔验光。如果明确眼球结构没有问题后,戴上合适度数的眼镜矫正后,视力仍低于同龄儿童,则可以确定是弱视了。
三、这些才是治疗弱视的正规方法
弱视治疗的目的是使弱视眼的视力和其他高级视功能达到正常,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尽量让弱视的眼睛改善到最佳水平,主要有以下这些治疗方法。
如果有白内障、上睑下垂这些情况,医生根据相应的手术时机给你说该做手术的时候就要做。如果是要戴眼镜的,就要戴矫正镜3~6个月,以达到视力充分改善。
不同类型的弱视,要进行合适的屈光矫正,如散光、近视均应完全矫正,对于有斜视且合并远视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斜视类型进行远视度数的调整。
也就是很多小朋友戴眼镜时,用块片片遮盖其中正常的那只眼睛。
常用的方法是非弱视眼的完全遮盖,必须严格保证被遮盖眼无光线进入,强迫使用弱视眼。遮盖的时间与弱视的严重程度相关。
有研究指出,7岁以下的重度弱视,每日6小时的遮盖也足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遮盖疗法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应持续进行。如果连续5~6周视力无提高,才考虑改变治疗措施。
通过药物(1%的阿托品)或光学(调整非弱视眼度数)的方法使非弱视眼视物模糊。雾视的目的是使患儿在一定的距离使用弱视眼,而在另外的距离使用非弱视眼,或在所有的距离都不使用非弱视眼。
如果患儿滴用阿托品引起局部过敏反应以及全身性反应(皮肤潮红、出汗减少等),则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通过粘贴一定的塑料薄膜使非弱视眼视力下降,并比弱视眼低最少两行。常用于弱视眼的视力通过完全性遮盖已达到0.3以上,或两只眼睛能把看到的画面合二为一的功能较好的孩子。
仅针对诱发因素只能通过手术来矫正的弱视:如光学矫正无效的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
除了以上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外,目前弱视治疗研究领域还有多媒体视觉训练方法。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运用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将弱视治疗与电脑游戏相结合,通过各种生物刺激,提高视觉功能。
多宝视视觉训练,囊括了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治疗、精细训练、视觉技巧、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立体视训练、Gabor及对比敏感度训练等,结合知觉训练的原理基础进行研发,并采用视频游戏的新型的训练治疗方式,全面提高了弱视治疗的趣味性及依从性,设计科学合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及缩短治疗时长,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本文部分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