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一种对儿童危害极大的视力发育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弱视发病率在2%~5%,如早发现早治疗,弱视基本上都能治愈。临床常见弱视治疗失败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认识不够:好多家长都以为弱视不影响外观,对其严重危害性认识不够,以为人长视力也会随之增长。常常抱有长大就会好的思想。
相应对策:做好弱视治疗的健康宣教,尤其对弱视的首诊病人更要耐心详细地阐述弱视的病因与危害,以及弱视治疗和年龄的密切关系,使家长提高认识,引起对弱视患儿的重视。
2、前功尽弃:通常弱视患儿在治疗早期视力提高比较明显,家长也比较满意,但到后期视力增长往往会出现一个“平台期”,而停滞不前,家长坚持一段时间后便失去耐心和信心而放弃治疗,使治疗半途而废。
相应对策:告知家长这是弱视治愈的一个必经之路、必然过程,等过了这一时期,视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3、重回起点:当弱视治疗出现“平台期”而放弃治疗,眼镜和眼罩也随之时戴时摘,造成视力下降,而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不便时,家长则猛然醒悟,又重新给孩子治疗,这时候等于又从头开始,不但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期,从而使视力增长更加困难。
4、大龄弱视儿童轻易放弃治疗:受旧观念的影响,对12 岁以后的弱视患儿常抱有治疗无望的态度而轻易放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12 岁以上的患儿治愈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大龄弱视儿童应对家长阐述其抢救治疗的意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尽量多挽救一个孩子的未来。
5、弱视患儿的敷衍治疗是治疗成功最大的绊脚石:即戴眼镜和戴眼罩是给医生和家长戴的,当面戴,背后摘,弱视训练也不认真不坚持。所以,在弱视治疗当中应全力做好做通孩子的工作,取得孩子的配合,减少未来的遗憾。因弱视治疗失败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争取每个孩子的成功治疗是患儿父母及眼科工作者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