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云南省首届全生命周期近视管理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七彩云南温德姆至尊豪庭大酒店圆满举办。视景医疗受邀参会办展,携自主研发的多款视觉健康明星产品亮相展会,同时特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华教授为各位同道带来学术卫星会的分享,与会者受益匪浅,一起来回顾精彩内容!
钟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低能量红光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研究》的主题分享,他以最新的临床研究案例及研究成果为事实依据,阐述了视功能训练、调节训练协同低能量红光哺光在控制近视进展时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论述深入浅出,观点新颖。
发病机制不明确,让近视防控困难重重
近视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眼科医生、眼视光从业者为此也展开了许多的研究。而近视问题如此严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晰,在近视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去进行完整的近视防控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临床上能用的手段也有限,常用的近视防控手段有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镜等,这些手段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完成控制近视,而近视的闸门一旦打开,我们就不可能将其逆转为未近视,因此我们需要将近视防控的关口往前移,移到没有近视之前,真正地阻断发病或降低近视发病率。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近视或近视前期的儿童(即屈光度数在+0.75D到-0.50D之间)。
我们更应该关注近视或近视前期的儿童
相对于控制近视,预防近视更为困难。关于近视预防,目前提到最多的是每天户外2小时,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除此之外阿托品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限制其广泛使用,最后是提前给孩子戴上离焦镜,但也不现实,很多的家长本来就不希望给孩子戴眼镜,给未近视的孩子提前戴眼镜,家长更难以接受,因此说近视预防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是困难重重。为此,我们也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
低能量红光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多中心研究
我们分别进行了低能量红光用于控制和预防近视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试验分为两组,一组为近视临床前期儿童(预防近视组+0.75D~-0.50D),另一组为中低度近视儿童(近视防控组-0.75D~-6.00D),除了观察眼轴、睫状肌麻痹屈光度、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等主要指标变化外,还增加了OCT、OCTA检查,观察脉络膜厚度、脉络膜血流等情况,及使用MRT对眼睛周边离焦状态进行检测。
▶近视儿童
在一年的观察期中,我们发现红光干预组的中低度近视儿童的眼轴,平均年增长量只有0.05mm,而只带普通框架眼镜的对照组儿童的眼轴,平均年增长量为0.34mm。这项研究也表明了,红光可减少85.3%的眼轴增长。
对比屈光度数据,没有使用红光干预的对照组,屈光度平均年增长-0.73D,非常接近快速增长值;而红光干预组,平均年增长是-0.04D,基本无度数增长,控制效果非常好。低能量红光治疗可减少94.5%的屈光度进展。
▶近视临床前期儿童
低能量红光照射对近视临床前期儿童的预防效果也非常好。首先是眼轴,红光干预组每年的眼轴增长只有0.07mm,远低于生理性增长量,而对照组的眼轴增长0.32mm,已超出正常的生理增长量,且红光组的近视临床前期儿童总体年龄明显低于已近视组,按常理来说它的增长量会比对照组更大一些的。
在屈光度上,红光组的平均屈光度年增长量只有-0.04D,而对照组则是-0.72D,红光可以减少94.4%的屈光度进展。总体上来说,红光用于近视预防的试验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降低了78.3%的近视新发率,比阿托品、户外活动的预防效果都要好。
并且,在我们临床几千例红光应用当中,以及1-2年随访临床观察期中,OCT检查、视力检查及眼底观察等都没有发现任何的损害,安全性有保证。
关于低能量红光治疗对近视防控作用机制的探讨
在临床试验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已经近视的儿童还是近视临床前期儿童,经过红光照射后,都会出现明显的脉络膜增厚,且在一年的观察期当中,它是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
为此,我们也观察了脉络膜上的毛细血管血流变化,并没有发现在红光照射后出现明显的改变。但整个脉络膜除了毛细血管外,还有很多的中大血管,还有血流等,我们受设备限制只能监测到毛细血管,因此推测,红光照射后出现脉络膜增厚可能不是因为血流,可能是因为空间缝隙增大等因素,具体的原理是什么,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贝贝乐VR近视防控仪真实世界研究
目前,我们也正在使用一款新型的含有红光哺光功能的仪器—贝贝乐进行真实世界研究。比起普通哺光仪,贝贝乐多了调节训练、视功能训练功能,比起单一功能的哺光仪,它涵盖的近视防控发生发展机制更广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试验情况。
100例患者使用贝贝乐1个月后复查数据显示,脉络膜显著增厚,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略有回退,与基线相比,各项数据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长期的数据还在随访当中,期待下次与你分享。
专家简介
钟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防盲学组委员,云南省专家协会健康管理委员会眼视光专委会主任委员,云岭名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委员会青光眼分委会委员, Ophthalmology、IOVS、BJO等国内外多个杂志编委/审稿人。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