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视

婴儿的视觉

2009-07-10 16:43:19

  没有哪个父母会怀疑自己的新生儿能看靠周围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但他们能看得多清楚,却是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在本世纪初,WilliamJames认为婴儿的世界全然是一个"纷繁混乱,嗡嗡做响"的世界,但日益增多的关于新生儿和婴儿能力的研究结果不断使心理学家感到惊讶,由此导致了就知觉能力而言"能干的营"这样一种看法。

  毫无疑问,婴儿的研究要比成人的小,他们的整个神经系统也不成熟,这就影响了视觉神经,继而影响视觉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婴儿的视网膜,杆体和锥体细胞在初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好,因此不存在明显有较大缺陷的区域。新生儿眼球的天然焦距约是17厘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离新生儿进的刺激要比远一些的刺激更容易看清。

  Alan Slater将新生儿与成年猫的视敏度作了比较--后者比成人的视敏度差10至30倍--这意味着新生儿在直接细线条时要难看得多,他们将它看成一片模糊的灰色。婴儿的视野也要狭窄得多。对于0-5个月的婴儿来说,当客体位于中线左右25度到30度内、视线上下10度内,并且距婴儿距离小于90厘米时,婴儿最有可能看到该客体。此外,有高对比度的刺激较易引起婴儿的的注意。如果说这些发现听起来意味着婴儿的反应性差,那就错了,这是每一位母亲都知道的。婴儿似乎对面孔特别有兴趣,下面我们将看到,有人认为婴儿可能先天具有对面孔作出反应的能力。
 
  颜色视觉


  由于我们成人有颜色视觉,因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会认为婴儿同样如此。事实如何呢?Alan Slater告诉我们,两个月的婴儿通常都能区分颜色,这说明他们在使用锥体细胞感受器,尽管尚不清楚婴儿是否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锥体细胞。有一种看法认为3个月以下的婴儿对蓝色敏感的那种锥体细胞产生的信息较为缺乏。斯莱特的结论是:婴儿一生下来可能就是三色具备的,但在最初的几个月中,从"蓝色"锥体细胞来的信息可能未得到有效利用。那么,按传统习惯被穿戴蓝色衣装的新生男婴就不及穿戴粉色衣装的新生女婴对自己衣服的颜色敏感。

  Maro Bornstein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以了解婴儿是否像成人一样感知和区分不同色彩和它们之间的边界。他们研究四个月的婴儿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反应。他们所选的成对光刺激或是同属一类颜色(蓝、绿、黄、红),或是跨越相临两类颜色的边界(如蓝-绿、绿-黄、黄-红)。举例来说,一个颜色可能属于蓝色类,也可能跨越蓝色与绿色之间的界限。对四类基本颜色及其边界进行了研究,使得所用的各成对刺激在物理距离上的差别保持相等。研究者发现,当成对刺激中的第二个刺激是出自临近的颜色类别时,婴儿从行为上对它们作出的区分更明确。而当第二个刺激出自与第一个刺激系统的颜色类时,区分就不明确。这表明婴儿是将光谱知觉为我们熟知的四个类别,而不是知觉为连续的只有微许变化的序列;物理距离相等的两对刺激,在知觉的差异程度上却并不一定相同。
 
  婴儿知觉研究

  对婴儿的视觉世界进行研究存在着特殊的困难。婴儿很少有协调的动作,所以不能象研究小鸡或是小鸭那样用趋近或跟随一个特别的刺激作为婴儿反应的指标;而语言当然还远未发展起来。由此,研究者设计了一些有意思的技术来克服这些困难。
 
  注意模式

  婴儿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注视周围,他们对环境中某些事物要比对另一些事物的注视时间更长。研究者认识到通过记录婴儿的注意模式可以更多地了解婴儿如何看世界。所用的一种方法是记录婴儿注视的方向和持续时间,通常实验者并列呈现两种视觉刺激,观察婴儿对每个刺激反应在次二量度上有无变化。如果婴儿为婴儿能区分这两个刺激。另一种很成功的方法运用的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对某个刺激非常熟悉之后,我们就较少注意它。研究者发现通过改变刺激的新奇程度或熟悉程度,能婴儿对刺激的辨别力。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之一是将同一个刺激反复多次地呈现给婴儿,直到婴儿对该刺激的注视叫少。婴儿似乎已对注视同一个旧事物感到"厌倦"。如果这时呈现一个新刺激,即一个婴儿能知觉到有所不同的刺激,那么婴儿就振奋起来,他们的注意分数就会提高。这种方法称作为习惯化法,该方法使心理学家得以比较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的各种刺激,通过记录婴儿的注意,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个婴儿能感知的差异程度。
 
  模式知觉

  Robert Fantz通过一系列著名的实验,发现婴儿对某些形状刺激要比对另一些性质刺激有更多的偏好。他记录婴儿持续注视不同刺激的时间,得以比较当两个刺激同时呈现给婴儿时,婴儿的注视时间长短是否有所不同。他使用的是一个"注视箱",婴儿身躺其中,通过瞳孔的反射,可以清晰地看到婴儿正在注视些舍命事物,范茨用它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发表于1961年。他对30名1-15周的婴儿进行测试,记录他们注视一系列复杂程度不同的成对刺激的时间,这些刺激包括: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个十字和一个圆,一个方格棋盘图、两个大小不同的空白正方形、水平多重条纹图和一个牛眼睛图形。婴儿对复杂程度越高的刺激注视时间越长;在同一对刺激中,刺激图案越模式化,婴儿注视它的时间越长。范茨在其文章中还指出,其他研究者也方向,甚至只有1-14天大新生儿同样也表现出这种对模式的偏好。

  范茨还研究了婴儿知觉到对不同宽度条纹的知觉能力。他证明,不足一个月的婴儿可以知觉,到距离25厘米处的宽度为3毫米的条纹;到6个月时,婴儿就可以辨别宽度为0。5号码的条纹了。这样的视敏度虽然远不及成人的视敏度那么好,但却与早期认为婴儿的世界混沌、不清晰的观点大相径庭。

  在两相进一步的研究中,范茨设计了一些脸孔样的刺激和图案。在其中的一项研究里,他比较了婴儿注视下列刺激的时间:三个均匀着色的圆形(红、黄、白)、一个牛研究图案、一个剪自报刊印刷文字的圆片和一个黑白人脸图形。每一个刺激都是单独呈现的,呈现的先后顺序不固定。结果同样是婴儿注视模式的时间长于注视单色图形的时间,且面孔图形最受婴儿偏好。在另一项研究中,范茨使用了三个脸形或蛋形刺激:一个是人脸图形,另一个图形包含与第一个图形相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被打散以形成一个非人脸图形,第三个图形只在脸形的宽端有一块黑色部分,该部分的面积与其那两个图形中黑色特征部分的面积总和相等。这三个黑色图形的背景均为粉红色。现在你或许可以预期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了吧?

  对4天至6个月大的婴儿进行测试,他们最偏好的是人脸图形,其次是打散的非人图形,最后才识控制图形。范茨认为,婴儿对模式和面孔的兴趣似乎并不是后天习得的,他相信自己的研究提供的证据驳斥了经验论者的观点,后者认为婴儿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辨别模式。

  其他研究者观察了婴儿对各种人脸图形和真实的人脸所做的微笑反应。研究对象是大约6周的婴儿(此时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发现这些婴儿对黑背景上的两只研究发出微笑。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脸形的轮廓变得日益重要,当婴儿6个月时,只有完整的人脸才能引发微笑。
 
  面孔知觉与再认

  对面孔发出微笑并不表明是对该面孔的再认。再认要求脸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某种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因此,婴儿对母亲微笑并不意味着婴儿识别了母亲的特征,并将母亲与其他妇女区分开来。有几项研究表明,6周至9周的婴儿能对面孔进行再认,但Ian Bushrell及其他人在989年报告了一项新近的研究,声称他们证明了新生儿"仅凭视觉线索"就能辨认出自己的母亲并对之表现出偏好。

  布什内尔及其同事让清醒的新生儿处于直立位置,面对屏幕后的两张人脸,记录新生儿注视人脸的时间。一张人脸为孩子的母亲,另一张为一位陌生母亲,二者的头发颜色及肤色相似。实验中控制了婴儿在注视时的方向性偏差可能造成的影响,来自母亲的嗅觉线索的影响,以及母亲可能试图引起孩子注意的那些动作。研究者的结论是:新生儿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迅速学会识别母亲面部的视觉特征。

  显然,对于母亲的视觉经验不可能是在出生前获得的。那么,对于那些相信再认是需要花费时间才能发展起来的人们而言,这项研究就不可避免地给他们提出了问题。有的研究者申辩,"婴儿的神经系统可能先天具有对类似人脸的图形作出反应的机能";由此才可能产生布什内尔所提到的偏好性反应,但这并不等于说婴儿实际上知道这张梁的"意义",并认出它是给予自己爱和关怀的那个人的脸。
 
  深度和距离知觉

  婴儿能判断距离、知觉深度吗?当Eleanor Gibson在大峡谷野餐时就思索着这个问题。她决定对次进行研究,找出答案。她设计了一个叫做"视崖"的装置来进行测试。视崖可以分为深、浅两部分。顶侧或浅侧覆盖着黑白棋盘图案,上面盖有一块玻璃,玻璃水平延伸到视崖的深侧。视崖的深侧或底端,约低于浅侧一米,同样覆盖着棋盘图案。如果婴儿呆在浅侧的棋盘图案上,他可以探望深侧但不会跌下来,因为玻璃盖在整个装置上--"视崖"一词由此而来。对该装置的照明做了恰当的安排,以减少玻璃的反光,保持陡峭悬崖的错觉。将婴儿放置在视崖的浅侧,让母亲站在另一侧,鼓励婴儿爬过视崖。在1960年,Eleanor Gibson和Richard Walk发现,当婴儿刚会爬行时(大约为6个月大),他们在测试中就表现出对视崖边界的认识,并明显倾向于待在视崖的浅侧。在所测试的一组孩子中,仅有8%的孩子敢于爬过视崖。用其他动物进行的研究表明,鸡、龟、鼠、山羊、绵羊、猪、猫、狗和猴子的幼仔一旦可以进行测试,就表现出深度知觉。以小鸡为例,它们出生后第一天就有深度知觉。这些研究者的出结论说因为婴儿能看到一米深处的棋盘图案在大小上的变化,并通过运动视差--当婴儿转动头部时,视崖的深侧看起来比浅侧要移动得多些--他们大概才能感知到落差。

  用人类婴儿所做的视崖实验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与刚孵出的小鸡不同。所有婴儿测试前都已具有相当多的环境经验。因此本研究无法告诉我们深度知觉在多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一些研究者设计了研究更小婴儿的实验,特别探查他们对正在趋近的物体的反应。Tom Bower及同事设计的实验是用一个真实物体向婴儿靠近。将两周大的婴儿置直立状态,记录他们他们的行为。Bower注意到婴儿在这种情境下的三种防御行为:睁大眼睛,缩头,将手上移到脸与趋艰难的物体之间(未观察到眨眼反应,事实上在这种情境下的眨眼反应要到8周左右的婴儿中才可能观察到)。

  引发这种行为的线索可能多种多样:当物体趋近婴儿时,它被知觉为正在扩大(视网膜上的映像变大了);物体趋近时也可能造成空气流动,从而使婴儿意识到物体的运动。Bower得以证明,单只是空气流动并不能使婴儿产生上述的头、手运动;而仅对光学扩张图形所作的反应也不如自然情境中的反应强烈。不过,Bower指出,1周大的婴儿就能够通过知觉光学扩张图形来感知距离,因此他们可能天生具有知觉距离的能力。他认为母亲在哺乳时如果"过分热情"地将胸部靠近婴儿,当胸部靠近婴儿的脸时,可能引起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防御模式。因此他开玩笑说,婴儿在刚出生时就面临着脸部被迅速靠近的物体触击的危险。所以,判断距离并采取躲避行动的需要在出生之初就已存在了。
 
  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可以容易地假定,大脑和双眼都以程序化的方式自动对视觉刺激作出反应。尽管婴儿初生时并不能像成人一样看东西,大概很多人仍然可能认为成熟会消除所有不足,我们所见到的事物并不会对这一过程造成任何影响。事实上现在已有证据表明,是否获得一定的视觉经验对塑造视觉和视知觉的发展可能至关重要。
 
  双眼视觉

  Torsten Weise和David Hubel用小猫所作的研究证明双眼视觉(用双眼同时知觉一个物体,使两个映像融合为一体的能力)的发展是由早期视觉经验塑造出来的。大脑皮质中处理视觉输入的部分(视觉区)的神经细胞对呈现于任意一只研究的视觉刺激作出反应,但如果出生后早期将一只眼睛盖住,那么伺候就会出现皮质细胞只能对呈现给另一只研究的刺激做出反应。

  Martin Banks及其同事指出,出生时即为斜视的儿童可能会受到类似影响。如果双眼注视的方向不同,这必定会影响皮质中反应双眼视觉信息的细胞同时接收来自双眼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如果在这些儿童3岁之前对他们施行手术治疗,那么他们的双眼视觉可以发展得与正常儿童相差无几。但如果手术被延误,那么双眼视觉就会受到不利影响。人类双眼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