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苏州全国眼科年会的李绍珍教授纪念讲座及国外防盲进展的主题讲座中,来自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国内外眼病筛查平台》》的主题演讲,下面是何博士的演讲主要内容。
这次跟大家分享《国内外眼病筛查平台》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和广州应用技术驱动开展的眼病筛查活动。
1985年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刚成立的时候,李绍珍教授亲自带队在新会县做眼病筛查工作;1996年李教授与美国眼科研究所进行第一次流行病学的研究。我自己也是受到李教授的影响和鼓励,对流行病学,预防眼科进行筛查研究;但在当时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每个大夫都想多做手术,提升自己,所以当时在李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中山眼科中心开展了很多预防眼科的工作。
一、眼病筛查
我们尤其重视的是基于社区的筛查,比如说在学校做视光筛查,在社区做白内障、糖网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是否所有眼病都适合筛查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筛查工作只有在几种情况的时候才会变的有意义,例如:(1)重大疾病;(2)有效的治疗方法;(3)疾病存在不同分期;(4)检查手段便利;(5)检出成本合理。
我们理想的筛查是大规模和可持续的,但在进行筛查工作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以上几种情况外,还会存在其它障碍:
1、意识,疾病无症状,病人缺乏意识;比如青光眼和糖网的患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视力下降,你不去做筛查,患者根本不会意识到眼病的存在。
2、治疗是否有益;但在治疗之前怎么告诉患者治疗的有益性呢?咨询很重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咨询确实可以增加就诊的几率;目前还可以通过技术实现深度咨询,模拟体验,让患者体验眼病持续恶化会出现的后果;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facsbook、短信等方式提醒施加同伴压力。
3、成本问题;比如在美国一个眼科医生年薪30万美元,一台眼底照相机只需3万美元,如果让医生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检查,这是否不太符合成本效益呢?在英国,政府每年投入了约8000万美元打造了号称全球最成熟的DR筛查网络-英国NHS DR筛查体系的进行糖网筛查;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筛查的成本呢?(1)降低筛查设备成本;我们跟BHV Eye合作研发了一款3-5千美元的眼底照相机,拥有便携易操作,多波长更好显示病变等特性,在上市后应该可以降低筛查的成本;(2)检查人员的选择;我们是否可以选择会使用眼底照相机医务人员进行标准化的检查,而不一定是医生呢?
4、距离和地域限制。
二、远程医疗筛查DR
在中国有1亿的糖尿病病人,他们每年都需要进行眼科检查随访,其中70%正常,30%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面对浩瀚如烟的眼底相片面前,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进行筛查呢?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对超过50万张青光眼图片进行识别分析,进而提高自动分析准确性;目前通过人工智能可以达到86%的准确度,基本可以跟成熟的医生的分析一致。另外我们还将这个人工智能打包成一个网络平台,可以进行人工筛查,将报告/结果给患者,让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患者进行远程跟踪会诊,提供依从性。
三、未来的筛查方式